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的民俗文化活动,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是维吾尔族众多麦西热甫活动中的一种,它源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却日库木村和克地木阿依玛克村,这里的人们是由古代叶尔羌河与塔里木河交汇处的刀郎地区迁徙而来,他们举办的麦西热甫,带有浓郁的刀郎文化的遗风。它由歌词、音乐(木卡姆)、舞蹈及各种幽默风趣的传统民间游戏组成,至21世纪初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活动
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有一套较完整的程式,主要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游戏等。舞蹈分为赛乃姆、赛勒凯、色利尔玛三部分。
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最具特色是的动物模拟舞,是对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动物模拟舞演出时,传承人身着外形酷似白色鸭子的道具,此外, 还有模拟驴、牛、羊等家畜, 在演出中,这些“家畜”成为观众注目的焦点。
文化特征
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舞蹈动作灵活舒展,歌曲旋律明快,并以古典乐器演奏,气氛热烈。歌词全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流传的维吾尔民谣组成,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反映了人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各种模拟游戏对种种懒惰、虚伪和卑劣的行为进行了有力鞭挞和辛辣讽刺,弘扬了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内容与形式正逐步得到充实和完善,成为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宝贵文化遗产。
传承状况
阿克苏市区和乡村会跳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舞的很多,能够演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乐曲的民间艺人也有七十多位,但懂得幽默风趣的民间游戏者却非常少。
传承人物
艾力·依布拉音,男,维吾尔族,1928年4月20日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申报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阿克苏市文化馆获得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阿克苏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文化影响
一组身着白色鸭子道具、不时“偷袭”附近观众的舞蹈表演吸引了不少阿克苏人的眼球,表演者们弹着手鼓、都塔尔,唱着传统民歌,伴着结对舞蹈,展示着别样的维吾尔族风情。
在阿克苏地区喀拉塔勒镇,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表演,村民们遇到节日、婚假,一定会有抢腰带、献茶、唱民歌、跳麦西热甫这样的桥段,他们在一轮又一轮的舞蹈中乐此不疲,表现出了浓浓的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