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5月21日生于离安特卫普不远的圣阿芒镇,1868年在根特上中学,1874年进入卢万大学读书,与后来发起“
青年比利时”文艺运动的一些作家和画家结识。1881年去
布鲁塞尔当见习律师,开始写诗。188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1892年加入
比利时工人党。1901年后移居巴黎,维尔哈伦与
斯蒂芬·茨威格友谊深厚,成为“忘年之交”。也是在他的介绍下,茨威格有幸结识了伟大的雕塑家
罗丹。1916年11月26日死于法国鲁昂。
1887~1890年间所写诗集《黄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有悲观倾向。1891年他接近工人运动,开始注意社会题材,转而歌颂劳动人民的力量,成为“现代生活的诗人”。诗作有《妄想的农村》、 《触手般扩展的城市》等。画家评传有《伦勃朗》、《鲁本斯》。另外,还著有剧作4部:具有史诗气魄的《黎明》、揭露宗教界内幕的《修道院》、历史剧《菲力浦二世》和神话题材的《斯巴达的海伦》。
四幕剧《黎明》(1901)写护民官杰克·赫仑宁力促群众和交战双方士兵联合起义,想通过不流血斗争使革命取得胜利,结果自己被总督派来的刺客杀死的故事。全剧具有史诗气魄,但结构不够严谨。
四幕剧《修道院》(1909)是维尔哈伦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作,1917年列为
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描写V·巴尔塔扎公爵出于野心杀死父亲,由一个无辜者顶罪,自己退隐到修道院内。有一天,他深感内疚,向其他修道士们忏悔了自己的罪行。他得到了宽恕,只要不加声张。但沉默压抑着他,他又公开忏悔。教会不能原谅他这一行为,修道士们把他逐出教门。该剧的新颖之处在于勇敢地揭露宗教界的内幕和新旧思想的冲突,每个人物都是一种激情的化身,演出悲怆动人。
《菲力浦二世》(1901)也是着重心理分析的剧作,描写残酷、奸诈的西班牙国王菲力浦二世和正直、有抱负的太子堂·卡洛斯之间隐秘的斗争。《斯巴达的海伦》(1909)用诗体写成。写希腊神话中的美女海伦象征宿命的爱情,无法逃避疯狂的力量,在周围散布仇恨的种子。风格类似于古典悲剧。名言:生活就是斗争,就是热情地克服危险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