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开拓
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硐形式开拓
综合开拓指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硐形式开拓的方式。综合开拓的实质是结合具体矿井煤层开采条件,进行不同井硐形式的优势组合。生产矿井的综合开拓一般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采用综合开拓的矿井有所增多,按不同井硐的组合方式,综合开拓可分为斜井—立井、平硐—斜井和平硐—立井三种基本类型,按不同井硐担负主、副井的功能,进一步可划分为主斜井—副立井,主立井—副斜井,主斜井—副平硐等。也可有单、多水平,上山、上下山等布置。
综合开拓的井硐配置
1.1斜井
从井硐的组合应用着眼,斜井井筒按装备和功能可分两种类型。①当斜井装备带式输送机时,运输能力大,效率高,煤流运输系统的转折连接灵活,利于实现连续运输,能多点受煤,接长输送机也比较方便,有利于矿井延深。作为大型矿井的主井,在技术、经济上都是十分优越的。②断面不大、铺设轨道的斜井,无论是采用箕斗或串车提升,其提升能力均不大、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大型矿井的需要,但能适应小型矿井提升的要求,斜长不大的斜井掘进施工技术和装备较简单,掘进费较立井低,采用串车提升,装备较简单,并可在斜井内设人行道。作为井下人员的安全出口,对于采深不大的小型矿井是比较方便和经济有利的。
1.2立井
立井到煤层的距离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人员上下井的时间短,立井井筒断面大,允许通过风量大,井筒通风和管缆敷设长度短,立井井筒有较好的承受矿山压力的能力,便于长期维护,从能上看,用作主井或副井都是有利的。对于采深大的大型矿井,采用立井作副井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1.3平硐
平硐的优越性是众所周知的。作为主井(主平硐),其适用的条件是合适的地形及平硐水平以上的煤炭储量。一般只要地形和煤层条件合适,无论做主平硐或副平硐,都是要优先考虑的。对于矿井开采后期、平硐水平以下煤层的开采,都要结合立井或斜井的应用,充分利用前期已有的平硐,做好前后期不同井硐的优化组合。
2.斜井—立井开拓
按主副井的配置不同,有主斜井—副立井和主立井—副斜井两种方式。
2.1主斜井—副立井开拓
主斜井—副立井开拓可充分发挥主、辅提升能力大、系统简单、通过风量大、技术经济效果好的优点,是大型、特大型矿井比较合理的开拓方式。
大多数主斜井—副立井开拓是生产矿井扩建后逐步形成的,有不同的原有开拓方式、改造重点和形成过程。主要有:
(1)原为斜井开拓的矿井,特别是用带式输送机提煤的斜井,进入深部开采后,为解决辅助提升和通风问题,在井田深部新打副立井,形成主斜井—副立井开拓。
(2)原为浅部开采的若干个片盘斜井,转入深部开采后,集中合并为一个矿,新掘或改造原有的斜井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做为主井,再在深部新开副立井。
2.2主立井—副斜井开拓
主立井—副斜井开拓用于开采煤层赋存不深的矿井,有不同的出发点和形成过程。主要有几种情况:
(1)为了减少立井井筒掘进,节约矿井建设投资,又要加快矿井建设,加速矿井开拓,在开发煤田浅部的井田时,只在井田中部开凿一个立井,担负提煤或混合提升任务,又从煤层露头向下开一个斜井,担负辅助提升并做为安全出口,由此形成主立井—副斜井的开拓。这种方式的系统简单,基建工程量和投资省,建设工期短,见效快,适于煤田浅部的小型矿井。
(2)开采赋存不深的近水平煤层的大型矿井,采用了立井开拓,为加大辅助提升能力并增设矿井安全出口,再打一个副斜井,形成了主立井—副立井、副斜井的开拓方式。
(3)原为用立井开拓的小型矿井,扩大矿井生产能力后,新打一个副斜井。
3.平硐—斜井开拓
平硐—斜井开拓按主、副井配置不同,有主平硐—副斜井和主斜井—副平硐两种基本形式。
3.1主平硐—副斜井开拓
一般主平硐兼具副井大部分功能(如辅助运提、通风、行人),采用主平硐开拓的矿井可归入平硐开拓。在特殊情况下,平硐上山部分斜长很大,又有合适的地形条件,可将平硐上山划分为若干水平,在上部水平适当位置开凿斜井,担负上部水平掘进施工的排矸任务(经斜井提出并舍弃在上部山区)和人员、材料提升,起着副井的作用,井下出煤经上山下运至主平硐,由主平硐运出。也有原采用平硐开拓的矿井,按扩大井型改扩建的需要,在适当位置新掘副斜井,增加矿井辅助提升能力,也形成了主平硐—副斜井的开拓方式。
3.2主斜井—副平硐开拓
对开采赋存不深的水平煤层的大型矿井,有合适的煤层和地形条件,开掘一条平硐做为副井,掘进一个斜井,装备带式输送机,用作主井,如有条件,配以装备带式输送机的运输大巷,则更为理想。由此形成主斜井—副平硐的开拓方式,具有生产系统简单、连续,辅助运提简便、可靠的优点。
4.平硐—立井开拓
平硐—立井开拓一般为主平硐—副立井开拓。一些主平硐很长的矿井(多为垂直平硐),特别是高瓦斯矿井,井下需要的风量大,长平硐通风的风阻大,难以满足矿井通风的需要,地形和煤层条件合适时,可在平硐接近煤层的适当地点,开凿一个立井,用井底车场与平硐连接,作进风井用,并可担负辅助提并、敷设管缆的任务,这种条件下的副立井往往具有暗立井的某些性质,其绞车房设在山上的地面,但提升上界只到平硐水平,开采平硐水平以下的煤层时,副立井承担全部辅助提升任务。
注意原则
(1)切合矿井煤层赋存特征和开采要求,发挥不同井硐形式的优越性,建立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的开拓系统,以取得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是采用综合开拓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原则。采用综合开拓要统筹全井田的开采,做好主、副井的选择和配合,前、后期生产的协调和结合。
(2)应用综合开拓的技术关键是做好不同形式井硐的井上下的联系和配合。对斜井一立井开拓的矿井,如果斜井、立井的井口相近,共处一个工业场地,则地面可合理布置,但井底相距较远,井底车场、井下巷道联系就不太方便,要增加井下联络巷道长度;如果斜井与立井的井底相近,共同布置井底车场,井下联系方便,则井口相距较远,地面工业场地布置比较分散,生产调度及联系不太方便,且占地较多,相应增加煤柱损失及地面建设投资。具体矿井选择立、斜井配合方式主要决定于上述两方面因素的消长关系。
(3)主斜井一副立井开拓是大型矿井比较理想的开拓方式,可用于开采赋存不很深、近水平煤层的矿井,或井田斜长大、下部煤层深的矿井。对于井田倾斜延展宽、下部采深大、用斜井开拓的矿井,当其转入深部开采时,在井田深部适当位置增打立井,以改善矿井辅助提升和通风,是首选的改造方案,由此形成的主斜井一副立井开拓是必然的、合理的。
(4)主立井一副斜井开拓是简易的经济的开拓方式,只适于井田斜长不大,能以一个水平开采(包括上下山开采)的小型矿井。具体矿井是否采用这种方式,还要结合矿井周边条件考虑,如矿井有可能扩界延深或扩大井型增产,就不宜采用这种方式,以免造成矿井开采布置的不合理。
(5)应用平硐与斜井(立井)的综合开拓,要深入研究煤层赋存特征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业场地及井(硐)口位置,做好平硐水平上山部分和下山部分开采的工程布置和生产过渡,使井上下工程能协调、衔接,地面设施能充分利用,处理好矿井前后期的生产建设关系。
参考资料
什么叫综合开拓?.煤矿安全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1 13:04
目录
概述
综合开拓的井硐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