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书庵坐落在
兰州市天水北路,是由72岁的刘易老人个人兴办的民间图书馆,也是兰州市第一家免费向社会开放的私人公益性
图书馆。
简介
它由刘易的父亲、全国首届
科学大会获奖者刘亚之先生命名。
创办
除了父亲留下的1万多册图书,刘易靠着微薄的退休金、拆迁补助和儿女的帮助,筹资20多万元,历时近3年,于2008年建起这座图书馆,收藏图书、杂志达3万余册。
刘易说,创办图书馆初始花费个人存款40万元人民币,每年维持图书馆运作需4至5万元。
日常
图书馆开馆至今,不仅得到社会人士的捐赠,大学生和社会工作者也加入义工服务行列。义工欧阳云飞说,感动于老人的无私奉献和坚守的精神,打动读者的不仅仅是免费的图书,更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每天下午四点半,刘易都会来到少年儿童阅览室清点图书。“娃娃们马上要放学了,他们每天都会来这里做作业。”图书馆免费开放为周边打工人员的子女创造了一处学习环境。
就读于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
刘锦华是绿云书庵的志愿者,每逢周末,刘锦华就和同学相约来到“绿云书庵”,帮老人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琐事。久而久之,刘锦华和伙伴们都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书庵里的每个读者、每本书籍,都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1岁的退休干部马向阳是绿云书庵的老读者了,从2008年书庵开门的那天,他就常常来书庵读书,而如今他要来一趟书庵读书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在花园小区的临时图书放置点,他对记者说:“以前的书庵,地理位置很好,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非常适合我们老年读者来阅读。现在来这里看书却成了一件奢侈事儿,首先临时安放的地点互相离得很远,其次又在楼上,上下也不方便。有的图书在这边,有的在那边,读书要几头跑,很不方便。所以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有爱心人士提供场地,让绿云书庵完整起来。”
同样在书庵读书的一位读者卢先生告诉记者,现代城市人的阅读率都太低,而绿云书庵的存在则为很多人提供了读书的机会。但是搬迁却让绿云书庵没有了完整的“家”,也让他们这些老读者非常痛心和郁闷,因此他也希望能有相关部门提供场地,让绿云书庵重新开门迎客。
2013年8月29日,绿云书庵遭遇第一次强拆。那天,一眨眼的功夫,推土机开到了大门前。书库的墙体“轰隆”一声就凹进去了。
从那天开始,为了保卫倾尽心血的绿云书庵,刘易不顾年迈,把家安在了书院。除了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拆迁,他没有更好的办法。
2013年9月2日,一放学,时翔宇还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跑去图书馆。但立刻有建筑工人拦住了他。时翔宇和平时一道读书的小伙伴守了半天,看到刘易爷爷走出来,一下子围了过去:“爷爷,工地上的人不让我们进图书馆,那我们到哪儿去看书、写作业啊?”
“儿子好不容易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不能断。”李雪曾花了50元钱在
甘肃省图书馆给儿子办了张借书卡。但时翔宇怎么也不进省图的大门,而拿出之前在绿云书庵借的故事书,坐在图书馆外的台阶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孩子和绿云书庵有感情了。”李雪流了泪。
绿云书庵遭遇了大大小小10次强拆:被掩埋掉的几千册图书,持续一年的断水,不间断的停电,离奇的火灾和盗窃案,甚至人身威胁。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门口两个年代久远的石狮子也不翼而飞。
刘易觉得那是他最难熬的日子。“一睁眼就得假想自己是个战士,拼命为自己的书院讨个说法”。
在这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书院保卫战中,刘易并不是一个人。许多高校的志愿者纷纷来陪刘易,周围的居民也默默地支援图书馆。断水后,好心人悄悄送来水。需要打扫图书馆的时候,大学生们也会不约而同赶来帮忙。
直到坚持到被拆迁的最后一刻,绿云书庵依旧坚持每天正常开放。下午放学,这里异常热闹。小学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会来这里写作业、查资料。
曾经在兰州市天水北路沿街的一条狭长巷道里的绿云书庵,10月21日终于有了新家,创办者刘亚之先生的儿子刘易将这所公益民间图书馆安置在了皋兰山林场上。而为了感恩父亲的培养,同时也为纪念父亲所获的殊荣,刘易将新迁址的这片林场命名为劲松奖造林场。据了解,自图书馆建成后6年的时间里,受到了各个阶层市民的喜爱,全国20多个省市的爱心读者为绿云书庵捐献了近10万册图书。除此之外,刘易每年都会自费购置一些有阅读价值的书籍,放在图书馆里供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