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是一次倡导绿色的盛会。“绿色亚运”理念得以彰显,广州城市建设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大大向前迈进。水环境、空气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得到全面整治,“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成为现实。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亚运场馆、亚运项目建设做到了绿色低碳、
节能环保、智能科技,实现了申办亚运时提出的“科技、环保、节能”的庄严承诺。
亚运理念
规划目标
广州林业服务“绿色亚运”
到2010年,广州全市林木
绿化率达到43.5%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8%,人均公共绿地增加到15平方米,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0‰以下。昨日(28日),广州市副市长苏泽群在《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上指出,来自
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领导,以及
安徽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评审会。
据了解,《规划》于2004年9月开始启动,是我国首个在城市群层面上进行的城市林业发展规划,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森林绿群山、森林靓珠水、森林绕名城、森林保良田、森林护碧海的现代化大都市。历时一年多,项目专家先后对广州市十区两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对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等市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一城三地五极七带多点”的林业建设布局,明确了“三林三园三网三绿”的建设构架。
制定措施
苏泽群提出,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是广州林业服务“绿色亚运”,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速度,提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关键时期。
广州将定向改造低效林25万亩,重点建设森林公园16个,加强2个自然保护区和4个湿地生态区建设。到2010年,使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3.5%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8%;城区
绿化覆盖率增加到40%,人均公共绿地增加到15平方米,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0%以下。
“绿色亚运”,旨在让广州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办“绿色亚运”,让广州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不仅为亚运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铺垫,更为我国生态,
可持续发展树立起一面旗帜。“绿色亚运”,其内涵要深于它字面上的意义。
深入宣传
2010年是广东省“绿色亚运年”,也是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的决战年,更是谋划“十二五”环保工作的关键年。2010年广东省环保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抓好落实。重点要做到四个更有作为:一是必须坚持以环保优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更有作为。二是必须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在统筹污染防治上更有作为。要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必须坚持环保为民的价值取向,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更有作为。四是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治本之策,在从制度层面推进环境保护上更有作为。
效果明显
举世瞩目的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已圆满落下了帷幕,赛会期间的广州环境质量如何?2011年8月12日,全程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环境保障的专家组正式对外宣布: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环境保障取得圆满成功,各项环境保障指标达到并超过既定的亚运保障目标,广州以一流的城市环境实现了绿色亚运的庄严承诺。
专家组负责人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广州环境空气质量创下了2004年申亚成功以来最佳水平,前11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97.7%,比2004年提升13个百分点,已超过亚运环境保障设定96%的目标;尤其是11月12日亚运开幕以来,空气质量一直处于优良水平,18个国控点和亚运场馆测点以及全市空气质量每日均达到或优于国家Ⅱ级标准,未出现过灰霾现象,平均能见度从12公里提高到13.6公里;大型活动水域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全部亚运涉水赛场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符合亚运水环境保障目标要求;所有场馆周围环境辐射均属正常水平。
广州亚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部部长、市环保局局长丁红都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环境保障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措施和原因。
周边城市共保环境质量
这首先得益于广州建立了高规格、跨部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空气整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市长全面协调,6位副市长分工负责,7个专责小组强力推进,30多个责任单位分工落实,将空气污染整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落实于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亚运前,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又建立了高效有力的亚运环保与气象服务组赛时运行指挥体系及运作机制,为实现亚运环境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环境保护部、省环境保护厅始终对广州亚运环境保障予以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广州充分发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一体化环保合作,会同周边城市共同保障亚运环境质量。
丁红都透露,2004年广州申亚成功后,就紧密结合“2010年一大变”、举办“绿色亚运”和实现“天更蓝”的目标,在“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8个阶段持续推进的空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到亚运前已全面完成了第1至第6阶段共12860项空气治理项目,
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从2004年的18.5万吨下降到8.5万吨以下,降幅超过54%,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43%的目标,减排幅度分别相当于国家、省平均减幅目标的4.3倍和2.9倍,并由此带动了工业污染全面减排;机动车污染控制7年跨上三个新台阶,在
机动车保有量从172.2万辆增加到212.7万辆情况下,与机动车排放相关的大气污染物总体下降了30%。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期间,按计划推进第7阶段环境保障工作并取得圆满成功。后亚运时期即将开展第8阶段的巩固和提升工作。
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提高
在水环境保障方面,环保部门牵头制定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的
政策法规及《广州市2003年—2010年珠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废水治理、流域污染整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河涌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等在内的“碧水工程”提出全面、系统的工作措施,并通过环保目标责任机制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机制全力推进落实:中心城区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污水处理率已近90%;而且全市每天有71.3万吨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排放,达标率96.51%,工业排放占全市水污染负荷的比例从上世纪末的8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连续4年出色完成上级下达的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连续5年成功举办横渡珠江活动。
珠三角区实施远程预警
广州通过采取史无前例的环保执法,全面加强工业、机动车、工地及露天焚烧等方面的监管,为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圆满成功举办和开闭幕式的精彩绝伦举行提供了优良环境保障。据不完全统计,从11月1日起,全市出动环保执法人员20887人次,对占排放量85%的2615家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对亚运场馆空气质量关联较大的72家企业实施临时减排措施,并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前对141家企业实施驻厂督查、强化减排;在全市52个路检点轮流开展机动车污染道路抽检执法,共遥感检测机动车412378辆,1天检测的数量相当于过去数月的检测数总和;同时通过先进的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对全市各类污染源严密监控,通过区域联动对珠三角5万平方公里内的76个监测点实施远程预警,全力以赴保障亚运空气
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