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乌叶猴
猴科乌叶猴属动物
缅甸乌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barbei)是猴科乌叶猴属动物,头体长52-62厘米;尾长60-88厘米;体重6-9千克。背部褐色,几近黑色;腿和尾较暗淡的黑灰色,尾梢无黑色;腹部苍白色(灰色)。雌性大腿内侧皮肤上有不对称的白斑。竖直的头顶毛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冠。
形态特征
缅甸乌叶猴头体长52-62厘米;尾长60-88厘米;体重6-9千克。背部褐色,几近黑色;腿和尾较暗淡的黑灰色,尾梢无黑色;腹部苍白色(灰色)。雌性大腿内侧皮肤上有不对称的白斑。竖直的头顶毛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冠。上嘴唇有稀疏的白毛,下嘴唇有黑毛,嘴唇为浅蓝黑色;面部具有温和的紫罗兰色。
生活习性
主要树栖。喜爱群居,成小群生活,每群一般为3-10只,较大的群体约有20只左右。通常在树木的上层活动、采食,很少下地,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较为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大约为3-5平方公里。由一雄猴率领,早晨和午后觅食,中午休息。晚上在树上或岩洞中睡觉。行动敏捷、轻盈,善于攀登、跳跃,早晨和傍晚尤为活跃,夜间则栖息于悬崖峭壁间的天然岩洞内。它的警惕性很高,每天黄昏进洞之前都由群体中担任首领的雄兽率先入洞观察,没有发现异常时,其它成员才依次而入,最后进洞的是怀孕和带有幼仔的雌兽。
主要食物是树叶、花芽和野果,偶然吃些昆虫及其他小动物。
繁殖季节不甚明显,通常在2-3月交配,妊娠期160天左右,8-9月产仔。成年雌猴一般每年产1胎,4-5岁性成熟。
分布范围
分布在缅甸和泰国边境14°00'-15°15'N,98°00'-98°25'E的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云南有少量记录(河口和西双版纳);延伸到缅甸和印支北部。
保护级别
非常稀少,所知甚少。在中国处于地区性濒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数据缺乏(DD)。
参考资料
缅甸乌叶猴.国家动物博物馆官网.
Trachypithecus barbei .The IUCN Red List .2016-0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3:4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