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龙属
锯齿龙科下的一属
学名:Bradysaurus)
特征
缓龙是已知最原始的锯齿龙类,被认为可能是其他种的祖先。缓龙的体型大型,显示这群奇特的动物仅管位在演化阶段的很早位置,但已演化至理想的大小。较晚、较衍化的盾甲龙也没缓龙大。大体积的优点是抵抗掠食动物,与维持稳定的体温(巨温性)。
缓龙的头骨大且宽广,长约42到45厘米,前端呈圆形。头骨有多个瘤状物,骨头间的骨缝不容易发现。边缘的牙齿成高冠状,有少数齿尖,这是原始的特征。
脚部宽广而短,前脚的指骨数量是2-3-3-3-2,后脚的指骨数量是2-3-3-4-3。整个身体由骨质鳞甲保护,但没有比更衍化近亲的鳞甲厚重。
物种
在1969年,Oskar Kuhn列出至少9个缓龙的种。在同一年,Lieuwe Dirk Boonstra根据牙齿结构,指出只有4个种,其中两种后被建立为Embrithosaurus。
Brachypareia、Bradysuchus、Koalemasaurus、Platyoropha被视为是缓龙的异名。
B. baini,化石发现于南非卡鲁盆地的貘头兽集合地带,是缓龙的模式种。颊部骨头中度发展。口鼻部宽广、圆形,上下颌各15到16对重叠的牙齿。此种被认为是早期的锯齿龙类,缺乏明显的自有衍征。
B. seeleyi,化石也是发现于南非卡鲁盆地的貘头兽集合地带,是较不常见的物种。Boonstra认为此种是个有效种,但Lee认为此种是更先进锯齿龙类的近亲。此种似乎是Nochelesaurus与Embrithosaurus的近亲。与体型相近、数量更多的B. baini相比,此种的颊骨更大。上下颌各19到20对明显重叠的牙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4 22:49
目录
概述
特征
物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