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想象力就开始忙碌起来,究竟是怎么一种风俗?一个人到了哪天该煮一把豆子还是一升一斗豆子?清煮还是加酱卤?怎么送法呢?站在街口上还是市集上呢?送给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包括读书人、田家、
屠户、老人、小男孩、小女孩、唱歌的、说书的以及耍猴戏的、卖
炊饼的……
所谓小人物的一生,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只钵子,里面装着小小的豆子。而所谓少年就是那种欢欢喜喜地站在街头的心情吧!好天好日,好风好鸟,我们觉得跟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有一段好因缘。
一只小小的钵子,一堆小小的豆子,街头的人潮来了又去,怎知今日的一个
凝视,不是明日的一个天涯?而这偶然的一驻足间,且让我们互赠一颗小小的玉粒似的豆子,采撷自我田亩间的豆子——所谓少年,就是那份愉悦的掏掬的兴奋。
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中的重要作家,在
散文和剧本创作领域成就卓著。就散文创作而言,她的散文不但量多而且质佳。从1966年第一本散文集
《地毯的那一端》问世至今,张晓风已出版了近二十本散文集,这些作品情感真挚、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文笔清爽,凭着这些作品,张晓风在众多的台湾散文作家中自成格局,卓然成家。同为散文作家的
余光中对张晓风的散文十分欣赏,认为她的散文有气魄,有胸襟,亦秀亦豪,盛赞张晓风有一支“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这支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而即使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余光中的这一论断,当为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