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又名蛏子,是缢蛏属的一种软体动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它是中国传统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缢蛏的贝壳呈长圆柱形,高度约为长度的三分之一,壳体薄而脆,壳面上有明显的生长纹,从壳顶延伸至腹面。从壳顶到腹缘有一条斜行凹沟,为其显著特征。
形态特征
体型特征
缢蛏的贝壳呈长圆柱形,其高度大约是长度的三分之一,宽度则约为长度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缢蛏的壳长约为83毫米,壳高为26毫米,壳宽则是18毫米。
贝壳
壳薄脆,长扁方形状。两壳片对称合抱,但前后端不完全闭合,前端开口较后端小,壳片关闭时前后端均留有开口。前缘圆润,后缘略截断。壳顶位于背部边缘靠近前端,约在全长三分之一的位置。
后缘有棕褐色短韧带,外部韧带黑褐色,形如三角形。壳表面有同心圆形式的生长纹,春夏季生长快,纹间距宽;秋冬生长慢,纹排列紧密。顶向腹缘方向有一条斜行凹沟,壳面覆盖黄绿色角质皮层,随生长常磨损脱落显出白色。
内部结构
壳内部有白色珍珠质层,壳顶下方有对应壳表面凹沟的突起,软体部分的铰合部较小。左壳有三个主齿,中间一个较大且末端分叉;右壳有两个主齿,前者略垂直于壳面,后者向后倾斜。
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壳顶;后闭壳肌痕亦为三角形,但较前者大。外套膜肌痕从后闭壳肌痕腹面开始,弯至腹部向前延伸至足基部,再斜向背侧与前闭壳肌痕相连,形成“Y”形图案。外套膜后面有宽大且前端圆形的外套窦,向前延伸至壳长的2/5处,与外套线平行。前方为水管附着肌痕。外套膜在足孔周围有两到三排触手,水管细长,两个水管分离,末端有触手。
分布范围
缢蛭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的沿海地区。在中国,从辽宁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均有分布,尤以福建和浙江两省数量最多,成为主要产地。
栖息环境
缢蛭生长在风浪小、潮流畅、有淡水注入的低盐度海域,主要在河口和内湾的中低潮区,尤其是泥砂质滩涂。但在水深超过20米的海区也有发现。稚贝和幼苗期常在中潮区以上和高潮区的下侧,特别是低盐度的松软滩涂和潮沟两侧,因为这些地方水流平稳,有丰富有机物。缢蛭为广温性,适宜水温为8℃至30℃,可以在4‰至28‰盐度的海水中生存。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缢蛏是滤食性贝类,主要摄食圆筛藻、重轮藻、摄氏藻等硅藻及各种有机碎屑。浮游幼虫阶段仅能摄取小于15微米的微小单细胞藻类和微小颗粒,因其摄食器官尚未完全发育。
成体利用鳃上的纤毛打动产生的水流,将食物随海水从进水管引入外套腔,鳃起到过滤器的作用,筛选出适宜颗粒并送入口中。这种被动摄食方式使其依赖于环境条件,如水流速度、方向和食物颗粒浓度。面盘期幼虫依靠面盘纤毛颤动产生水流,将食物颗粒送入口中。
缢蛏的觅食活动受潮汐影响,涨潮时上升至洞口觅食,退潮时停止摄食。
潜穴行为
缢蛏利用其强有力的足部挖掘洞穴,这些洞穴与滩面呈垂直状态。在挖掘过程中,缢蛏的足部前端会变尖,以便更容易钻入土中。一旦足部进入土中,足的中前端肌肉会伸展成喇叭形,然后通过收足肌的收缩,身体向前推进并插入土中,将泥土推向四周。通过足部一伸一缩的动作,缢蛏能够挖掘出一个坚固的洞穴。
每个缢蛏都有自己的洞穴,洞穴口有两个孔,分别是由进出水管形成的出水孔和进水孔。一般其体长为两孔之间距离的2.5至3倍。其穴深大约是其壳长的5至8倍。同一个洞中不会出现两只缢蛏。
洞穴的深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底质硬度以及缢蛏自身的体型。在气候寒冷和底质较软的条件下,体型较大且健壮的缢蛏可能会挖掘更深的洞穴,深度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通过观察缢蛏在滩涂上的位置,可以判断它们是向哪个方向挖掘洞穴的。
当潮水退去或遇到敌害生物攻击时,缢蛏会迅速收缩闭壳肌,使两壳紧密闭合,贝体快速下降进入洞穴,以此作为防御措施。
升降运动
穴居的缢蛏随潮水的涨落,在洞穴中做升降运动。
它们在洞穴中的上升主要依赖于其闭壳肌和外套腔的协同工作。当缢蛏准备上升时,闭壳肌会松弛,使外套腔充分展开,吸入大量海水。随后,进水管紧闭,闭壳肌强力收缩,使两壳紧密闭合,迫使外套腔内的海水从足孔喷射出去。这种喷射出的水流产生的反冲力,就像火箭发射一样,推动缢蛏向上移动。这个过程会重复进行,直到缢蛏升至穴顶。一旦到达穴顶,缢蛏会松弛闭壳肌,张开两壳,紧贴穴壁,将身体稳定在穴顶位置,并伸出进出水管至穴口,进行摄食和排泄。
当潮水退去或遭遇敌害生物袭击时,缢蛏会迅速做出反应。它们通过收缩闭壳肌,使两壳闭合,或者依靠足部的伸缩动作,使贝体迅速下降进入洞穴深处。
生长繁殖
产卵
缢蛏是一种雌雄异体的海洋生物,繁殖季节在不同纬度的海区中存在差异。如在浙江沿海的缢蛏繁殖季节通常在9-11月,盛期为10月。山东沿海的缢蛭繁殖季节8-10月,而辽宁省的缢蛏繁殖季节为每年的6-8月。产卵主要在下半夜退潮时进行,需有一定流速的海水。在产卵时,缢蛏将生殖细胞排出体外,通过出水管扩散到海水中,卵子与精子在海水中完成受精。
生长发育
桑椹期和囊胚期:缢蛏胚胎经六次细胞分裂形成桑椹样结构,此阶段称为桑椹期,随后胚胎转变为圆球形,并在水中做旋转运动,进入囊胚期。
担轮幼虫:幼虫发育出纤毛环和鞭毛,称为担轮幼虫,能够在水中直线运动。
D形面盘幼虫:面盘和壳瓣形成,幼虫呈D形,壳闭合时软体部分被包裹,壳呈灰黑色,半透明。
壳顶幼虫:壳顶幼虫初期壳顶开始隆起,至后期壳顶更加突出,铰合部韧带隆起,眼点出现,足长成棒状,鳃开始形成。
匍匐幼虫期:幼虫长到约210微米时,面盘萎缩,纤毛和鞭毛束脱落,转为足部向匍匐爬行。
稚贝:稚贝附着在滩涂上,开始穴居生活,逐渐由单水管发展为双水管。
幼贝:幼贝发育呼吸器官和鳃,当体长达到约1.8毫米时,初形成外鳃。外鳃覆盖内鳃超过一半,体长达到4毫米,消化系统等器官逐步完善,内外形态接近成贝。
成体:成年缢蛏经过一年的生长,性腺成熟,性成熟时体长一般在4厘米以上,完成生命的成熟发育过程。
人工养殖
养殖管理
为了确保优质受精卵的获得,应挑选体长超过5厘米,外表无损,活力旺盛并生长正常的1-2龄大蛏作为繁殖亲贝。性腺发育状况则是评估其适宜性的关键指标。从海区取回亲贝后,应当天催产,通常采用阴干与流水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受精率。幼虫培育可采用静水或循环水法,循环水法效果更佳。
幼贝需要高质量的饵料,包括扁藻、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叉鞭金藻等单胞藻类。这些饵料应在育苗前一个月开始培育,以确保充足的供给。
苗塘管理则需蓄排水结合、深浅水相结合,以维持适宜的水质。应根据潮汐变化进行排水和纳水操作,模拟自然水流。播苗在大潮汛期间进行,采用抛播或撒播方式,以减少暴露,提高存活率。
病害管理
敌害防治:主要敌害包括水鸭、蛇鳗、海鲇和红狼虾虎鱼等。应通过人工捕捉或药物清除苗塘中的敌害生物,并及时捕捉养殖区内的敌害鱼、虾、蟹等。对飞临苗塘的鸟类,迅速驱赶或设置网栏以防止其捕食蛏苗。
病害防治:常见细菌性疾病由多种弧菌引起,症状包括闭壳肌松弛、水管无力、滤食能力下降等,最终导致死亡。预防方法是人工添加有益生物制剂。蛏泄肠吸虫对2龄缢蛏尤为致命,症状包括壳缘发黑、闭壳肌松弛等。播苗前需对发生疫情的滩涂进行彻底消毒。
灾害防治:自然灾害包括洪水、高温和污染。应针对不同灾害采取措施,如在洪水前加固蛏堤、疏通水沟等。为解决污染问题,播苗前对养殖区进行暴晒、深翻和细耕,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危害。
物种现状
海涂污染,尤其是硫化物含量的超标,已经成为缢蛏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的入海总量持续上升现象,这些污染物包括铁、锰、铅、锡、镍、铜、铬、多环芳烃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涂质中的含量严重超标,导致缢蛏中毒死亡,进而使得野生种群资源急剧减少。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缢蛏作为一种美味的海洋贝类,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它的鲜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缢蛏肉中的维生素含量也不容忽视,除了这些基本的营养素之外,缢蛏还含有多种微量营养成分。它富含牛磺酸、丙氨酸、呈味氨基酸等,对人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益。缢蛏肉中的氨基己糖、葡萄糖醛酸和核酸,对细胞信号传递和遗传信息传递有重重要作用。
商业价值
缢蛏因生长快、管理易、成本低、产量高,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贝类之一。中国缢蛏养殖业已形成规模,2009年增长至约70万吨,占海水养殖贝类重要地位。缢蛏在鲜食和加工食品领域广泛应用,可制作成蛏干、罐头、蛏油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