缣帛档案
战国文物
缣帛档案最早发现于1942年被盗掘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但原件已流失国外。1973年对该墓再次发掘,出土战国时遗物《人物御龙帛画》一幅。1973~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 3号汉墓,又发现两幅。
简介
缣帛档案
中国古代以丝织物为载体的公私文书。多用来绘制舆图、画像和抄写经典文章。秦汉时期已形成有大量舆图和人物画像,西汉初建时,萧何曾尽收秦朝遗存的舆图档案。《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十五年春三月议封皇子,“请大司空上舆地图”。秦代的丞相、御史府,汉代的石渠阁、兰台、东观以及麒麟阁、云台等处,都是收藏舆图、画像的地方。有时一些信函也用缣帛书写,称帛书。在简牍被纸张取代之后,作为书写用的缣帛仍沿用于中国封建社会, 但只使用于某些特定方面,数量相对减少。唐代规定:中书省的赦书(免罪的文书)皆用绢;宋代规定:尚书省官告院颁发的告身 (委以官职的文书) 用绫锦;唐宋时期规定:科举考试之进士登第榜帖用素绫;迄至明清,朝廷颁授文武官员的诰命、命等封赠文书都规定用宫廷织染局特制的各种不同名色绫锦。
档案发现
约形成于西汉文帝十二年 (公元前168)以前的古地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用拼接的双幅帛绘制而成,正方形,长宽各96厘米;《驻军图》长方形,长98厘米,宽78厘米。《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所绘山川、道路、营地等相当清晰精确,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缣帛(舆图)档案。唐宋时期的缣帛档案已亡佚不存。明清时期以丝织品制成的各种档案材料,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多有收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1 22:4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