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瓦窑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缸瓦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缸瓦窑村,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一处重要的瓷窑遗址,也称“赤峰窑”或“赤峰缸瓦窑”。缸瓦窑遗址始烧于辽太宗或辽世宗时期,经金、元两代后废弃。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文化堆积层厚1.5—3米,是辽国最大的瓷窑,在该窑址已发现了20多座马蹄窑和1座龙窑。
历史沿革
通过对文献记载的考证,证明该窑始建于辽代,是辽代建立的官窑烧造场之一。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李文信及一些日本学者进行过调查、试掘。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土过带“官”字款的匣钵和“官”“新官”款的窑柱。此外,还出土过划有契丹文款的窑柱。
1993年,中国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叶哲民、张浦生、马文宽对缸瓦窑遗址进行考察,对缸瓦窑遗址及其产品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评价,并对缸瓦窑遗址的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1995—2002年,先后四次发掘,为该窑产品提供了断代依据。
遗址特点
缸瓦窑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约1000米,文化堆积层厚1.5—3米,已发现了20多座马蹄窑和1座龙窑。缸瓦窑所烧瓷器品种较多,以烧白瓷为主,粗白瓷尤多,并烧三彩器、仿磁州窑的瓷器和大量的缸胎茶末釉、黑釉瓷器,各种产品分窑烧造。
马蹄窑用耐火砖砌成,由火膛、窑床、烟囱组成,每个烟囱有2个长方形的烟孔,窑门呈八字形,朝向东北,窑床为长方形,南北长1.74米,东西宽2.34米,各窑大小相若。
龙窑外用石块、内用耐火砖砌成,南高北低,沿山坡顺势而下,烟囱在窑的南端,窑北开八字形窑门。窑具有瓷胎和粗渣胎二种,瓷胎窑具有碗形带孔、钵状和筒形三种匣钵。窑具有线轴形、三爪形和三岔形三种支钉,不规则饼状和球状垫具,圆环形支圈和研磨工具。粗渣胎窑具有垫饼、垫球、窑柱和研磨工具等。
文物遗存
综述
缸瓦窑遗址是中国北方已知的辽代最大的瓷窑烧造场,马蹄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单色、三彩釉陶和仿磁州窑瓷器及各色品种的小玩具等。龙窑主要烧制黑釉和茶末釉等大型粗缸胎容器。创本土本民族特有风格,粗放中兼有细腻,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特点。尤其是游牧民族生活用品如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等。
从考古资料及调查发掘情况看,该窑址地层堆积的最下层厚20厘米—80厘米,出土有三彩瓷片、印花素胎瓷器瓷片、鸡冠壶、细白瓷、粗白瓷、单色釉彩瓷瓷片等,当属辽代地层。继辽之后,金、元时期继续烧造,但主要以民用瓷为主。主要有白釉碗、盘、铁绣花器皿及黑、褐釉瓷。
白瓷
白瓷以杯、碗、盘、瓶、罐、壶类居多,也有少量的玩具,白瓷有粗精之分,以粗白瓷为大宗。粗白瓷,胎多灰白或黄白色,胎质较粗涩坚硬,颗粒较大,常含黑或灰色的杂质,均施白色化妆土,多罩半釉,釉色有粉白、牙白、黄白、灰白等色,常有流釉现象,积釉厚处或泛青或泛黄,且有小开片,多素面无纹,仅少数刻划粗犷豪放的花卉。盘、碗类圆器采用叠烧法装匣内烧造,故其产品器内底和圈足常留有渣垫痕。精白瓷胎质细白坚硬,瓷化程度很高,釉面洁白光润,器形规整,制作精工,可与定窑白瓷媲美,可能采用一件一匣钵的方法烧造。盘、碗类圆器也有用垫环在匣钵内覆烧或挂烧的。装饰多采用雕、刻、划、印等技法饰以转轮菊、牡丹、朵莲莲瓣、飞凤等花纹。
仿磁州窑产品
仿磁州窑的产品有白釉绘黑花、白釉绘褐花、白釉剔划花、白釉刻花、白釉剔粉、白釉剔花填黑彩等品种,多为瓶、罐类器,一般器形较大,但也有一定数量的人物和骑士、牛、马、羊、骆驼、熊、狮子、围棋子、象棋子等小玩具。这类产品皆为灰白色或黄白色瓷胎,质粗硬而干涩,颗粒较大,上白色化妆土,施釉多至足际。白釉绘花器和小件玩具多施半釉。釉呈牙白或牙黄色,釉乳浊而不透明,剔划花者多施透明釉,釉面温润,胎体厚重。圆器类皆用叠烧法,数件相叠,上下之间隔以渣垫入匣钵装烧故大件器物内底和足根,小件器物的足根均有渣垫痕迹。白釉绘花器常绘圆形小斑点组成某种简单图案,也有绘弦纹或线纹的。玩具类一般都是根据需要用黑彩加以点缀。瓶、罐类器常绘折枝菊等花卉。剔划花(包括填黑的)常饰折枝牡丹、缠枝牡丹芍药,并配以水波、莲瓣、小型双叶牡丹、芍药、莲瓣等辅助纹饰。白釉刻花器以盆为主,多刻折枝牡丹或双叶牡丹类花纹。
茶末釉产品
茶末釉产品均为大器,以鸡腿坛为多,亦有少量的缸、瓮,均是灰青或灰褐色缸胎,胎质粗硬,施茶末釉,有的釉色泛黄,有的泛绿,釉浑浊而温润,偶有流釉,多施釉至足际,缸、瓮类器口唇和底足无釉,叠烧而不用窑具支垫。鸡腿坛或口沿或肩部无釉,上下叠烧,垫以渣饼,为防止入窑或烧制过程中倾倒,常在肩部隔以线轴状支烧具。缸、瓮类除制作过程中留下的旋胚痕外,一般不作任何装饰。鸡腿坛也多不装饰。少数则在肩部划文字,有契丹文,亦有汉字,内容是制作时间(契丹年号)和制作者的姓,亦有划朵花或在下腹部划契丹人物图案的。
酱釉瓷
酱釉瓷主要是罐、瓶、碗之类的器物,瓷胎半釉,胎质灰白或黄白,粗而坚硬,釉多闪墨绿或棕色,罐底和碗内外底均有渣垫痕,可知碗类亦是采用叠烧法烧制,一般都不加装饰。
白釉剔花梅瓶
赤峰窑白釉剔花梅瓶:高42.5厘米,腹径19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10厘米。现藏首都博物馆。此瓶胎为淡黄色,施有白色化妆土,釉色微黄。小口外卷成唇,短颈,丰肩,斜腹,往下渐收,外撇小平底,圈足。肩至腹部刻划黑地白花图案,花纹为四叶牡丹和缠枝牡丹,花朵丰满,剔花刚劲有力。下腹刻划一圈线条简洁流畅的复瓣仰莲。整个器形及装饰皆精致优美,为辽瓷中之珍品。
历史文化
据说在此从事制瓷的工匠都是汉人,大多是从磁州窑、定窑等处俘获或迁徙而来的。契丹神册元年(916年)建立了辽朝,不断地对中原进行侵扰,把俘获的汉人作为奴隶,使之从事农业生产。辽统治者向宋廷学习,设置官窑,同时开始制造一种低温釉陶,后人称其为“辽三彩”,它是直接受唐三彩工艺影响发展起来的。
价值意义
缸瓦窑遗址是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一处重要的制瓷生产基地。从始烧至废弃,前后400余年,地层堆积深厚,叠压关系十分复杂,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并且,缸瓦窑地处草原游牧民族生活区域,在草原游牧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史中及中原汉文化向游牧民族地区传播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缸瓦窑遗址的研究,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陶瓷生产规模、陶瓷烧造技术及南北陶瓷技术交流,以及北方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此提供了极为珍贵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窑场周围制瓷资源极为丰富,南有乌台图河,地下水充沛,村中有古井,大制瓷提供用水保障;南侧山中贮藏大量的制瓷原料,至今仍在开采;山上林木茂密,为烧瓷业提供充足的燃料;离窑场10余千米处的松山州为辽代商贾聚散地,由于该窑址烧造时间长,窑场面积大,产品特色鲜明,又处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因此被专家学者们誉为“草原瓷都”。
文物保护
1996年5月28日,缸瓦窑遗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20日,缸瓦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缸瓦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缸瓦窑村。
交通路线
北京——京承高速——大广高速——平牛线——牛大线——赤朝线——缸瓦窑遗址
上海——沈海高速——长深高速——秦滨高速——长深高速——大广高速——平牛线——牛大线——赤朝线——缸瓦窑遗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6 10:1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