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儿胡同
东城区下辖胡同
罐儿胡同位于东城区,北京火车站西侧,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崇文门内大街,东南止崇文门东顺城街,并与后沟胡同相通,北与南八宝胡同、西镇江胡同丁香胡同相通,中与北京站西街相通。全长525米,宽7米,沥青路面。乾隆时称罐儿胡同。1965年后出现,原分别称汪家胡同、船板胡同。其中东四十条1953年修下水道时拓宽,并拆除北门仓北部,成为今平安大街的东段。
历史沿革
在东四北大街路东,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名为“东四头条”至“东四十四条”的14个胡同。这片街巷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元大都时期,这里在元代属寅宾坊和居仁坊范围,明代改称思城坊和南居贤坊,清代则划归正白旗辖区。在明代嘉靖时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已经有了东四“头条胡同”至“四条胡同”的记载。到清代光绪时的《京师坊巷志稿》里,被称为“东四某条”的胡同又增至“十二条”。1965年北京整理地名时,“十二条”北边的两个胡同也被依次改编为“十三条”和“十四条”。
东四头条北侧,冠以“东四”之称的,还有十三条胡同。其中二、三、四条如一条,明时即有其称,五至十一条,清乾隆时已有其称,十二条,宣统时已有其称。乾隆时称罐儿胡同。十三、十四条,1965年后出现,原分别称汪家胡同、船板胡同。除东四头条与二条外,其余的十二条胡同,东口分别与朝内北小街、东直门南小街相通。其中东四十条1953年修下水道时拓宽,并拆除北门仓北部,成为今平安大街的东段。
胡同特色
为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北京城区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西四北一条至八条等就被定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自元大都以来形成的老北京胡同成棋盘式格局。胡同的形成和发展,在其名称上也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痕迹,并反映出社会风情。元大都是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规定大街24步,小街12步,现如今南锣鼓巷就是元大都胡同的遗址,随时代的变化比当年窄了
文化保护区
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
现在东四北地区的现状是,宽阔的东四北大街,大街沿街大部分建筑是居民住宅楼,而胡同里却是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平房四合院保护区。在侯仁之先生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中可以看到,元朝时期东四一带属寅宾坊和居仁坊,具体的胡同名称未曾标注;明朝万历年间,这里属思诚坊和南居贤坊,已经出现了“东四头条胡同”至“东四四条胡同”,另有资料说,这四条胡同的名称在明朝嘉靖年问便已出现;清代乾隆年问,此地属正白旗,自“东四头条”向北一直扩充到“东四十一条”;20世纪初的宣统年间,原先的罐儿胡同成了“十二条”;到了20世纪60年代,北面的汪家胡同、船板胡同也被收编,成为“东四十三条”和“东四十四条”。
黄永玉
第一次发生在1966年“文革”风暴来临时。在此之前,黄永玉赴河北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空闲时他突发奇想,采取画配文形式集中创作一组“动物短句”(因当时他家住北京罐儿胡同,故后来出版时书名为《罐儿斋杂记》)。所画动物中,包括猫头鹰,其短句为:“白天,人们用恶毒的语言诅咒我,夜晚我为他们工作。”这些闲情逸致之作,显露出黄永玉的机智和幽默才能。“文革”爆发后,这些作品却被知情者揭发检举,指责它们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甚至还把黄永玉押至中央美术学院开会批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8 20:0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