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纹石斑鱼
硬骨鱼纲动物
网纹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chlorostigma)是石斑鱼科、石斑鱼属鱼类。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8-3.3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微凹。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4列。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截形或略为弯月形。头部、体侧及各鳍具小、不规则且彼此紧贴的暗褐色斑点,底色则形成淡色网状条纹;尾鳍通常具白缘。
动物学史
一直以来,石斑鱼属(Epinephelus)归入鮨科(serranidae)的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国外学者于 2007年提出了将包括石斑鱼属在内的16属从鮨科(serranidae)中分离出来,成立石斑鱼科(Epinephelidae)。该观点已在世界石斑鱼专著《 Groupers of the World》(2011)中被采纳。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8-3.3倍。头背部斜直;眶间区微凹。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或无,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4列。鳃耙数8-11+15-18。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8-53;纵列鳞数96-122。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具硬棘Ⅺ,软条16-18;臀鳍硬棘Ⅲ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短于后眼眶长;尾鳍截形或略为弯月形。头部、体侧及各鳍具小、不规则且彼此紧贴的暗褐色斑点,底色则形成淡色网状条纹;尾鳍通常具白缘。
生活习性
网纹石斑鱼是热带海域常见之鱼类,生活栖所多变,自海藻床至水深200米处之外礁斜坡区皆可见其踪迹,亦常见于砂泥底之大陆架。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主要以鱼类、头足类和虾蟹类为食。大约长至35-45厘米时会性转变,由雌性转为雄鱼,但并非所有的雌鱼会性转变。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分布于印度至西太平洋,西至非洲东岸、红海,东至西太平洋,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亚。中国产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海南岛、台湾海域和广东沿海。
国家地区: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英属印度洋领地(查戈斯群岛)、柬埔寨、中国(澳门、香港、台湾)、科摩罗、吉布提、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肯尼亚、韩国、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莫桑比克、缅甸、新喀里多尼亚、阿曼、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留尼汪岛、萨摩亚、塞舌尔、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越南、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也门。
繁殖方式
产卵季节很长,发生在11月至4月之间,在这一时期的开始和结束时达到高峰。成熟的个体形成产卵的聚集体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保护措施:该种出现在其分布范围内的一些保护区。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莫桑比克北部海岸和南部邻近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受到长达约220千米的海洋保护区的保护,在该保护区内不允许进行底栖捕鱼。莫桑比克北部、塞舌尔、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也有海洋保护区提供保护。在南非,休闲渔民每天最多可保留5个该鱼种的个体;商业渔民没有限制。在莫桑比克,休闲渔民最多可保留10个底栖物种。
主要价值
网纹石斑鱼具经济性之食用鱼。一般渔法以拖网及一支钓捕获。清蒸食用佳。
最新修订时间:2020-03-14 15:22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