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短剧,
国家广电总局将其定义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节目”。
基本定义
最初定义: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作品。
最新定义: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微短剧。
发展历史
纳入监管
2010年后,就出现了不少早期网络微短剧如《大鹏嘚吧嘚》《报告老板》《万万没想到》,这些早期的网络微短剧是早期网剧的形态,也带有“段子剧”的特点,在网剧崛起之初泛过涟漪,但很快归于寂静。
2018年,短视频的崛起成为大势所趋,长视频平台尝试推出了竖屏剧、互动剧等形态,如《生活对我下手了》的竖屏模式就是“拟抖音”,每集几分钟,没有弹幕,切换上下集只要在屏幕上下轻轻一滑。但因为观众更习惯在长视频平台观看长剧,竖屏剧、互动剧在当时未能形成大的气候。
2020年,网络微短剧发展势头惊人。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在备案系统新增“网络微短剧”板块,正式纳入监管,与网络剧同等立项及备案流程,从而将网络微短剧正式纳入视频剧集赛道,2020年也因此被称为“网络微短剧元年”。
2024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其核心要义是对微短剧片名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纠偏,并在导向、体例、艺术等方面提出新要求。管理提示提出,自今年2月总局实施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管理政策以来,微短剧从业者积极响应,努力调整创作方向,提升思想文化内涵。由平台负责自审的“其他微短剧”,虽然内容违规问题已大幅减少,但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的顽疾,严重拉低了微短剧行业整体形象,亟待治理。对此,管理提示提出,“小程序类微短剧为刻意追求投流效果,片名问题尤为严重,必须严加整治。”为及时纠正和扭转部分微短剧在片名上的跑偏倾向,管理提示就加强片名审核工作,分别在导向、体例和艺术上提出新要求。
政策文件
2020年12月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将微短剧定义为单集时长10分钟以内的网络影视剧,是继网络影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后第四种官方认可的网络影视作品形态。
2022年11月1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网络微短剧的定义改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微短剧。因其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
2023年5月,广电总局出台网剧播出上线新规,明确2023年6月1日以后网络微短剧须采取许可证全覆盖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了微短剧的制播门槛。
2023年11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文《广电总局多措并举 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公布专项整治成果和后续管理措施。
2024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的文件,文件提到,从2024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扶持政策
2023年9月26日,首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网络微短剧主题研讨会上发布了北京大视听·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旨在通过打造网络微短剧精品项目,推动网络微短剧业态高质量发展。
短剧分类
类别概况
微短剧按照不同播出平台,分为长视频平台微短剧、短视频平台微短剧、小程序微短剧。按照不同播出观看终端,又分为横屏微短剧和竖屏微短剧,其中横屏微短剧更像网络剧的微短化,节奏快、反转多,同时兼顾剧情连贯性;竖屏微短剧基于上下滑动的观赏模式,在剧情设计上压缩出场人物数量,更强调人物对话、角色表情和情绪刻画,人物画面突出、现场感强。
2024年3月,《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在重点网络平台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的172部增加一倍多,2021年,这一数字仅为58部。
具体分类
一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四大视频平台的横屏短剧,单集时长在10分钟左右,制作较为精良。这类微短剧秉持剧情叙事的创作初衷,较多启用专业演员参演。例如芒果TV的《
念念无明》取得了5.1亿总播放量。腾讯视频的《
拜托了!别宠我》取得4.5亿播放量。《
逃出大英博物馆》在B站视频播放量每集都突破1000万。
二是以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为主导,常规性推介3分钟以内的竖屏微短剧。这类微短剧通常向社会公开招募拥有100万—500万粉丝的网络达人作为主要演员,通过网络微短剧拍摄,网络达人又增加了一重演员身份,更容易通过流量分账、品牌招商、电商直播等实现达人变现,同时也为微短剧带来有效流量。例如快手的站内TOP1《
万渣朝凰》4.2亿;2022年柠萌影视与抖音联合出品短剧《
二十九》,将杨蓉、王一菲等影视演员带入到短剧行列,最终抖音站内话题播放量突破14.4亿,豆瓣评分8.1分。
三是小程序短剧,《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24小时用户充值破1200万元、《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24小时充值破2000万元、《无双》上线两个月充值破3亿元。
规范治理
治理成果
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广电总局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
2023年3月开始,督导抖音、快手、腾讯、B站、小红书、好看视频等平台累计对外发布公告40余期,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此外,还建立网络微短剧“黑名单”机制。
2023年12月,微信平台通过巡查审核发现,部分微短剧类小程序存在未进行剧目合规备案或存在不良导向价值观内容等行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服务协议》《微信小程序运营规范》的相关规定,微信平台下架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并对相关违规小程序进行处置。12月21日,《快手关于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的治理公告(第十六期)》对外发布,共下架违规微短剧10余部并上报网络微短剧“黑名单”。
2024年3月,网络微短剧《老师不要跑》(该剧目除《老师不要跑》外,同时还有《不漏声色的爱》《不漏声色的爱老师不要跑》《老师别乱跑》等多个名称)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等违规情况。针对该违规微短剧的播出问题,已全网下线。
后续管理
一是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
二是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
三是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
四是委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开展网络微短剧日常监看工作;
五是推动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全行业共同抵制违规网络微短剧;
六是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取得立竿见影成效;
七是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继续打造精品力作。
备案规定
按照投资体量和题材,微短剧分为“重点、普通、其他”三类,各自对应不同的备案形式。
“重点微短剧”是指符合特殊题材、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在播出平台得到招商主推位或者首页开屏推荐、自愿按照重点微短剧申报的剧目等几种条件之一。对于这类剧目,仍按原途径申报规划备案和成片审核,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
“普通微短剧”则是总投资额在30万元(含)-100万之间,且非重点推荐的剧目,这一类需要在广电总局“网络试听节目备案系统”上申报,由省局进行规划备案审核和完成片审查。
“其他微短剧”指的是总投资金额在30万以下、非重点推荐的剧目,这一类将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平台负责把关,将审核剧目信息定期向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
社会评价
2022年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在100多亿元,2023年将突破300亿元,预计2024年年有望达到500亿元。不少人对短剧的偏爱,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注水剧”的一种不满,更像是在用手指投票。短剧纵然存在诸多不足,但它仍然对剧情、表演、节奏、信息量、艺术附加值提出极高要求。对于行业来说,“内容为王”永不过时,从业者需要在避免内容的同质化、低质化上下功夫,切忌被“热”市场冲昏头脑,时刻不能忘记“冷”思考。而对管理者来说,需要切实履责,强化常态监管、制定相应规范。原因在于,这个行业如果无序野蛮生长,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加速消亡。(《四川日报》 评)
数据统计
2024年5月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2023年,获得上线备案号重点网络微短剧55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