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情绪是一种社会情绪,是网民通过多种网络互动和传播途径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普遍情绪体验。
特征
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网络情绪是围绕公共事件,在个体情绪表达基础上,通过个体间或群体间的互动和传播形成的共同情绪体验。它将个体情绪的多样性以及群体普遍的情绪体验融合在一起。网络情绪的互动特征与关系特征是网络情绪社会性的重要表征。
第二,多样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从情绪表现方式上看,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图片、表情符号、音频、视频都是网民情绪表达的载体。从情绪表现内容上看,有就事论事的,也有“上纲上线”的,有对个体或组织批评甚至谩骂的,也有对制度与体制不满与嘲讽的。尽管网民情绪表达内容和方式差别很大,但不同社会阶层却有共同或相近的情绪特征,如焦虑、无力感就是跨越了阶层界限的普遍网络情绪。
第三,网络情绪的两面性与相互转换。和一般情绪分类相似,网络情绪中负向情绪多于正向情绪。
第四,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具体表现
第一,网络情绪的引爆点低。在某些影响重大的公共事件中,由于问题长期存在且得不到有效缓解,社会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致使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
第二,网络情绪反向也称为网络情绪反常。这种情绪反常是网络对立情绪的表现。
第三,网络情绪的政治化和制度化指向开始显现。
主要表现
第一,愤怒。
愤怒情绪的爆发主要是网民对冲破道德、规则、法律的极端行为表现出的忍无可忍的激烈态度。
第二,怨恨。
怨恨是长期存在的不满情绪积累所致,背后包含着强烈的愤慨情绪和极度不公平感。
第三,弱势感(无力感)。
弱势感通常表现为一种力图改变自身处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情绪。
第四,焦虑。
社会作用
第一,情绪引发舆论和行动。
第二,网络情绪的压力释放作用。
第三,网络情绪表达作为社会抗争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