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出现,使新闻记者大受其益,比如外出采访成稿后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软件将稿件迅速传回,这种传输方式方便、快捷、安全,而且交互性强,费用低;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记者在更多的时候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完成特定的采访,即所谓网络采访。
产生背景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网络新闻资源越来越受到传统媒体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都市类纸质媒体开始利用网络,即以网络为平台,推出了“新闻QQ”、“新闻博客”、“
网络留言板”等栏目,以此开拓新闻资源。可以说,在信息时代,谁更好地掌握了网络新闻资源和网络采访,谁就在新闻资源的开拓上更深入。
2007年底,重庆一家报纸也通过网络,联系到萨马兰奇的助手,表达了想采访萨翁的意向,得到同意后,成功采访到了萨马兰奇。
采访类型
有学者认为,网络采访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传统媒体记者利用网络进行采访;二是网络记者的采访;三是普通的网民采访。本文认为网络采访属于第一种情况。
网络采访不但包括传统媒体采访的方法,还包括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跨越时空的虚拟现实空间,按照新闻传播的需要所进行的新闻素材收集和调查研究活动。
网络采访主要是以互联网作为新闻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多种方式采集新闻信息及相关资源的新闻传播活动。
采访内容
网络采访的内容(实用新闻采访)
1、网上寻找新闻线索;2、网上采访新闻人物;3、网上查阅背景资料;4、网上问卷调查统计;5、网上搜集报道意见。
采访特点
(一)采访工具的数字化。
没有网络即没有网络采访,所以网络采访的天生特点是采访工具的数字化。网络采访的网络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前者包括电脑和与其相连的其他使网络运行的硬件设施,软件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表格的接收和处理软件,电子邮件、BBS、聊天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等等。在软硬件齐备的前提下,网络记者可以实现虚拟网络世界里人与新闻要素的接触,完成新闻线索的搜索、采集和对新闻事件及人物的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新闻稿件及其传输工作,从而彻底实现新闻采写的无纸化办公。因为采访工具的高度数字化,这就要求网络记者必须熟悉网络环境,熟练掌握网络采访所必须的软件的应用,所以,网络记者除了像传统记者一样要有新闻敏感性和较高的写作能力外,还必须用网络“武装”自己,使自己在网络方面能有“一技之长”。
(二)网络采访空间空前扩大。
网络采访的数字化使采访突破了空间限制,从理论上讲,网络采访可以使采访范围扩大到全球。事实上,很多媒体已经开始利用网络采访发生在全球角角落落的事件,这些采访有的是和朋友联系,有的是直接采访当事人,有的则是进入当地一些聊天室与当地人进行聊天式的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可以使记者在国内或者在办公室就可以了解、采访发生在某一处的特定的事件或人物。2006年4月《沂蒙晚报》刊发一则报道《爱上血管瘤女孩我无怨无悔》,该文采访完全是通过网络:记者在
西祠胡同发现故事线索,通过QQ与故事主人公取得联系,随后通过QQ完成了对当事人的采访。
(三)网络采访便捷而迅速。
网络采访可以突破空间限制,这一特点除了使本来不可能实现的采访成为了可能外,还使采访速度空前提高,使采访更加便捷——利用传统的采访方式可以解决的采访,在网络记者手里可以使采访变得更及时。如新华社记者熊蕾曾利用电子邮件在一周之内采访了美国、英国、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国的10位科学家。在采访过程中,有的采访对象当天就回了信。由此次采访而写成的报道后来被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从这一点来讲,网络采访的速度和采访范围是传统新闻采访难以企及的。
(四)网络采访新闻资源丰富。
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料检索和数据查询的全球共享,检索方便、及时,不受时间、地点和文本的限制。这使记者、编辑在运用新闻背景资料等方面更及时、高效。掌握了上网检索的记者和编辑,实际上拥有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流动图书馆。运用某些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记者可在这一数字化图书馆中方便地检索到某一题材的背景资料,快速获得所要的新闻资源;可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发掘。这一特点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记者既可以在网络中寻找新闻线索,也可以查找背景资料作为报道的依据。尤其在深度报道中,网络上大量的资料(特别是以往媒体的报道)能够在隐性新闻报道中提供丰富、翔实的根据,甚至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就可以找到新闻线索。
一位年轻记者从《北京晚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德国人巴蒂斯所收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些资料存放在
耶鲁大学神学院,于是他通过雅虎找到了这些资料,并发现了一个专门传送巴蒂斯手记原文的站点。这位记者通过邮件与该网站联系,第二天便获得了所需信息。
鉴别方法
网络采访与网络新闻采访的区别
网络采访,常常与网络新闻的采访这一概念混淆。前者作为采访的一种手段,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的。后者则是与网络新闻相联系的,是网络新闻的采写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两者在性质、对象、特点方面均有区别,但是又有重叠的部分。尤其是当平面媒体的电子版越来越普及的时候,运用网络采访的手段形成的新闻就成了网络新闻的一部分。
网络采访只不过是互联网派生出来的一些新的新闻采访手段,不仅网络新闻可以运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也大量运用。因为,由于互联网络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网络采访具有不少传统采访不具备的好处和优势。
采访方法
采访的方法(实用新闻采访)
1、网上邮件采访;2、网上聊天采访;3、网络调查问卷;4、网上查阅有关材料;5、网络民意调查;
网络采访技巧
相对于传统采访方式而言,网络采访有诸多优势,除以上几点外,网络采访还易于保留采访记录,便于记者整合素材等优点,但是网络采访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真实性问题、现场性问题、鲜活性问题、
知识产权纠纷等,所以,在网络采访中,网络记者也要充分考虑网络采访的短处,并尽量和传统采访结合起来,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这样,网络采访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掌握网络采访技术,拓宽采访视野
网络采访是以互联网为工具的采访方式,记者应掌握好网络采访工具包括熟练运用电子邮件、新闻组、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搜索引擎。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网络记者应是复合型记者或‘多媒体’记者,必须掌握和运用多种数字传播技术,完成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全过程,过去单一的文字记者在网络时代将不复存在。”
(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随时验证网络信息的准确性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上找到需要的新闻信息,发掘其中的新闻价值,也对记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要求。此外,网络上缺乏“把关人”和不健全的法律法规,导致了虚假信息的泛滥和大量的不实报道。真实,始终是新闻的生命,在进行网络采访时,还要求记者核实细节的真实性。对于这些问题,国外学者提出了标准:准确性、追寻消息来源、多源求证、公正性、完整性、时效性、原创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1、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网上信息的权威性和质量;2、花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在网上得到的基本信息;3、围绕你想要查询的短语来选择关键词,在每次搜索中都适用尽可能多的短语查询;
(三)增强“版权”意识,严谨抄袭和剽窃
网上采集新闻不等于网上抄袭新闻,必须加强“版权”意识,杜绝抄袭和剽窃现象的发生。
(四)记者应具备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意识已不只限于传统的职业道德范畴,而是指其在信息传播中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心对发出的每条消息负责。不管稿件来自何种渠道,都需要经过反复认真的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同时专业新闻工作者还要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料发现并谴责不道德的信息传播现象,以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纯洁度,记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在努力增强责任感的同时,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尽可能地减少和杜绝稿件中差错的发生。总之,网络记者应重视整体道德修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整体职业形象,以顺利完成信息时代新闻传播者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