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B.Wilson),1937年5月16日出生于美国
内布拉斯加州,美国经济学家,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
斯坦福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1937年5月16日,罗伯特·威尔逊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日内瓦市。
1955年—1959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59年—1961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61年—1963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获得商业管理博士学位。
1964年—1971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1971年—197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
1976年起,任美国斯坦福大学阿索尔·麦克比恩经济学教授(Adam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1993年—1995年,任斯坦福理论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2000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当斯杰出管理学教授(Atholl McBean Professor of Economics )。
2004年,从斯坦福大学退休,成为名誉教授。
2020年,因其在“用于改进拍卖理论和新拍卖形式”方面作出的贡献,与保罗·米尔格罗姆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 关于“辛迪加”的研究
罗伯特·威尔逊在1968年发表的《
辛迪加的理论》是其重要理论贡献之一。该研究探讨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群体如何进行共同决策并分享成果。他分析了辛迪加在何种情况下能像独立个体一样决策,并提出了成员对风险判断一致性的重要性。这一理论对金融工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博弈论理论方面的贡献
序贯均衡(Sequential Equilibria)研究:罗伯特·威尔逊与克瑞普斯合作提出了序贯均衡概念,强调博弈中信念与策略的动态一致性,解决了多均衡问题,应用于解决经济学难题。
KMRW声誉模型(又称“四人帮”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合作出现的原因,强调通过伪装不理性来维持合作。
3. 非线性定价方面的贡献
罗伯特·威尔逊系统研究了非线性定价,他提出的产能定价方案,通过区分产能要价和服务要价,解决了高固定投资产业的成本分摊问题,被产业界广泛应用。
4. 拍卖领域的贡献
共同价值拍卖研究:首次系统分析共同价值拍卖,比较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环境下的结果。
竞争性拍卖研究:发现竞拍者增加使拍卖价格趋近真实价值,对理解市场竞争有指导意义。
具体拍卖形式分析:深入分析双重拍卖、整体拍卖与分成拍卖等形式,丰富拍卖理论。
据2024年1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官网数据,罗伯特·威尔逊的重要论著为《非线性定价》(Nonlinear Pricing),该书集结了他在非线性定价领域的大量研究,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分析关税设计和其他公共服务定价的权威之作,此外,他发表了期刊论文91篇。
2021年2月25日,罗伯特·威尔逊参加了由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主办的“悦读系列云讲座”诺贝尔经济学奖系列专场活动。同年的4月22日,罗伯特·威尔逊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光华思想力”线上研讨会,与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刘俏对话,就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商学院教学与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人才培养
2021年4月,罗伯特·威尔逊在参加北京大学举办的“光华思想力”线上研讨会上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不要强迫或限制他们去做特定的主题或领域,而是应该跟他们一起,去探索更大的世界,探寻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鼓励他们去做自己有热情的事情,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在学术旅程上勇敢去追寻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罗伯特·威尔逊是“一代宗师”。(时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苏评)
罗伯特·威尔逊是经济工程学派的开创者。(《中央财经大学学报》评)
罗伯特·威尔逊是石油、通信和电力行业的拍卖设计和竞争性投标策略领域的主要贡献者。(Dr. Wilson has been a major contributor to auction designs and competitive bidding strategies in the oil,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industries)(美国斯坦福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