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摄影界,罗伯特·杜瓦诺和亨利·卡笛尔·
布列松堪称为一对并驾齐驱的大师。这两人的摄影都以纪实为主,但风格却迥然不同。布列松经常云游四海,作品比较深沉严肃,关心各地民族疾苦。杜瓦诺则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的瞬间。
儿童题材
在各种题材里,
杜瓦诺所拍的儿童照片,其着重点和切入点都跟我们某些记者大异其趣,甚截然相反,比如,表现学生们在室外的活动,从不去拍摄那一起升旗或做操等整齐划一的镜头,而是专门用心去抓拍那些校园里孩子们顽皮、喧闹、活泼的场面。又如,表现课堂上的孩子,一般的照片喜欢表现他们的陪聪明和伶俐,杜瓦诺则有意识地表现他们的幼稚和笨拙。对于孩子们的放学回家路上的恶作剧,杜瓦诺也不放过,他跟在后面拍摄他们。这些照片虽然有可能被空是丑化小学生,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更真实、更能体现孩子们的天真本性,给人们留下了既新鲜又深刻的印象。
观画系列图片
关于那套《观画》系列照片是这样拍摄的:
杜瓦诺裸女人体。这套系列照片证实了他的摄影观点,他说:“日常生活里的奇妙情景是最动人的。你在街道了不期而遇的事情,哪一个电影导演也不可能在镜头前给你安排出来?”quot;
相关评论
摄影评论家经常把
杜瓦诺跟法国著名作家
都德相比,说他总是用一种温柔的、幽默的眼光注视着他周围的芸芸众生,用同情的态度加以刻画。因此他的作品不但具有幽默感。同时还给人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例如本书中的《态度不同》,对于人情和人性的刻画,则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你看那位头发花白的先生,虽然年进花甲,已经没有招蜂引蝶之心。但是如果有一位漂亮的年轻女郎自愿把一条胳膊搭在他的大腿上,老先生也不致于坚决反对,甚至还有点自得其乐。但是这种令人无法容忍的情景,已经被坐在身边的夫人所发现。显然,老夫人的心里很不高兴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时又不能发作。她强压怒火,擎惕地盯着坐在地上的舞女。那位夹在中间的老先生,对他夫人的脾气,当然早就有所领教,内心里也颇为惴惴不安,但脸上却还故作镇静,把这么复杂微秒的人情人性刻画到如此入木三分、淋漓尽致的地步,在摄影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个人生平
1925--1929年:学习石印刻版。
详细介绍
1931年(19岁):任安德烈,维格纽的助手。
1932年(20岁):售出第一套由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
1934年--1939年:在雷诺汽车厂担任工业摄影师。
1939年(27岁):由于经常迟到而被辞退,成为独立摄影师。认识拉复图片社奠基人查理斯-拉多,并得到第一个采访任务,但因二战爆发而未能完成。
1942年(30岁):与马克西兰-伏克斯相识,为他的科学著作拍摄插图。
1945年(33岁):参加联合图片社,认识了包括卡蒂埃布勒松在内的一批摄影名家。
1951年(39岁):在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法国摄蛸四人展。另三人是
布拉赛、威利-苦
尼斯和依
捷斯。这意味着
杜瓦诺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
1956年(44岁):荣获涅普斯摄影奖。
1960年(48岁):美国
洛杉矶和好莱坞摄影采访。作品在
芝加哥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1968年(56岁):到苏联摄影采访。
法国国家图书馆举办杜瓦诺个人影展。
1972年(60岁):作品在纽约乔诺-依斯曼馆展出。
莫斯科法国大使馆同时展出他的作品。
1973年(61岁):于费朗西斯-波赛勒合作拍了一部《罗贝尔-杜瓦诺在巴黎》电影短片。
1979年(67岁):杜瓦生平回顾展在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导演F-莫斯科维兹拍一部有关三位摄影家的电影,杜瓦诺是其中之一。另二人让洛浦-西埃夫和布鲁诺-巴尔贝。
1981年(69岁):作品在纽约威特金画廊展出。
1983年(71岁):获国家摄影大奖。4月,在中国举行个人展览。
1986年(74岁):杜瓦诺个人摄影在巴黎展出,并出作版作品影集。
1994年1月:去世,享年82岁。
罗伯特.杜瓦诺
时光与城市
罗伯特.杜瓦诺的黑白作品让我忆起了照相暗盒这种最早期的摄影设备,人类早在金字塔时期就发现了光源乃一切影像之源的奥秘。
经过了漫长岁月,摄影才成为捕捉影像的一种方式,然后,再慢慢被视为一种表达手法。
随着赛璐珞胶卷面世,更现代化的照相机以其灵活可携的特点压倒了早期的影楼摄影。这项技术突破让摄影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进行拍摄。而占据着罗伯特.杜瓦诺心田的,正是那个属于光与影的城市──巴黎。
在经典作品的殿堂里,我们经常欣赏到罗伯特.杜瓦诺、亨利.
布列松、积赖恩.
尼埃普斯、安塞尔.亚当斯和曼纽尔.布拉沃等摄影大师的黑白作品,这些跨时空之作,一直历久不衰。
事实上,时间于摄影而言,颇有点讽刺意味。时间是曝光度的指标,准确曝光是造就优秀作品的不可缺元素,但摄影又是一分半秒的凝结,是不起眼瞬间生活的捕捉,然后重现,让人细味。这就是摄影,一种受不同时间概念约束的艺术。
然而,本次摄影展令人惊喜之处,是可以带领大家从现今这个着重即时满足、全球交流的电子摄影年代,返回时光隧道不远处的那个时空,感受摄影师先用负片捕捉“阴”影像,然后再经显影转化成“正”影像,记录在相纸上一丝不苟的工艺流程,所有作品都是时间、耐心和技术的结晶。
如果说摄影技巧是成就一位出色摄影师的条件,那只可算是基本条件而已。罗伯特.
杜瓦诺镜头中的巴黎不仅隐含了纯熟技巧,同时也蕴藏了作者对巴黎社会、人文和城市特征的深刻了解。
文化,是人类生存与交流的的载体,蕴含了所有艺术表达方式和生活形式,因此,了解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罗伯特.杜瓦诺把城市,尤其是他喜爱的巴黎市,理解为一个活生生的载体,一个与城市及其居民的互动,一段文化古迹与孩童、子孙和
城市设计师之间的对话。
参观“逝水年华──罗伯特.杜瓦诺摄影展”,犹如进入了时光旅程,一个我们久违了、没有色彩的视觉旅程。
然而,正是缺少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色彩,才让这次展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放异彩。
我们活在一个彩色世界,颜色过分直接地反映了我们感官的一切。
但黑白摄影作品则引领我们攀上另一个感官高度,进入另一个时空,虽然我们未必可以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希望我们可以通过那些在那个时空和文化背景下,散发着时光气息的作品主题,了解罗伯特.
杜瓦诺作品的精髓。
如果做到了,如果能够与相片展开对话,我们就可以透过罗伯特.杜瓦诺的双眼,返回那个时空,探索巴黎独特的文化。这就是交流,需要的只是一位参与这次摄影展旅程的游人,简单至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