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男,汉族,1957年7月21日出生于湖南
长沙,
中国共产党党员,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7年7月21日,罗安出生于湖南长沙。
1978年3月至1982年3月,在
湖南大学学习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3月,在湖南大学学习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浙江大学学习流体传动及控制,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82年3月至1984年9月,担任湖南大学计算机系助教。
1987年1月至1990年9月,担任湖南大学电机系讲师。
1993年9月至1996年9月,担任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担任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担任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9年6月至1999年12月,担任德国
杜伊斯堡大学访问学者。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担任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访问学者。
2003年6月,担任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5年12月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罗安研制出大功率电磁搅拌电源系统、低压大电流50kA电源系统、大容量电弧炉控制系统、电磁加热系统、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静止无功发生器(DSTATCOM)、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HAPF)、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等高效电能变换与电能质量控制系列装备,以及基于多层数据库体系和智能化参数展现及数据交换的企业电气节能智能化监控系统(Electric Intelligent Monitor System,EIMS),并已应用于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复杂工业系统中。
据2022年10月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站显示,罗安主持国家973计划子项、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成果转化、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湖南省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
据2022年10月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站显示,罗安主编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在中国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
截至2022年4月,罗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和优秀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
人才培养
罗安提出多维多梯度培养大国工匠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探索出核心价值观与研究生教育“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市场引导”的四维融合模式;提出了“革新课堂教学-整合平台优势-深化项目实践”三层递进双向协同研究生培养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了教学与实践模式单一、缺乏多维度培养的问题。
2019年,罗安以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多梯多维度培养创新型大国工匠的研究生教育方法与实践”教学成果获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截至2018年6月,罗安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120多人、出站博士后6人,其中1人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5人获“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罗安为本科生讲授《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博士研究生讲授《高电能质量输配电新技术》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罗安不仅是一个卓越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科学研究,他硕果累累;教书育人,他桃李满园。(
红网评)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罗安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为中国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和电源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罗安院士30年如一日,将科研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攻坚克难、永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以及“智造电气 矢志报国”的价值理念,他更将自己的学识和精神言传身教、授予学生,展现了一名教师、学者静水深流的大爱和情怀。(时任中国电源学会办公室主任杨乃芬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