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成
台湾诗人
罗智成(1955年1月21日-),祖籍湖南安乡,出生于台北,台湾诗人、作家、媒体工作者。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陌地生校区东亚语文研究所硕士,博士班肄业,担任过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编辑和撰述委员、中时晚报副刊主任及副总编辑、美商Conde'Nast China(VOGUE、GQ)编辑总监、桦舍文化事业总经理、Hit 91.7电台台长、TO'GO旅游杂志发行人、阅读地球文化事业创办人、台北市政府新闻处处长、中央通讯社常务监察人等职。现为驻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
人物介绍
罗智成,1955年1月21日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班研究。
高中时期便开始写诗并成立诗社,完成“鬼雨书院”构想,以一种充满哲思之感的语调与耽美华丽的文字,去形塑出一个文学青年理性与感性兼容的精神世界,震惊当时诗坛。
曾任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编辑、《TO'GO旅游杂志》发行人、电视节目制作人、台北女性生活电台台长、桦舍文化事业总经理。
现任中时晚报副总编辑兼副刊及文化组主任,组“象形文字传播工作室”制作电视,任教于台湾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创作与英语研究所。作品“一九七九”、“问聃”、“离骚”、“说书人柳敬亭”等分别获第二、三、六、九届时报文学奖。
作品有诗集《画册》、《光之书》、《倾斜之书》、《掷地无声书》、《宝宝之书》、《黑色镶金》,散文及评论《M湖书简》、《亚热带习作》、《文明初启》、《南方朝廷备忘录》、《泥炭纪》等。其文字风格适于处理在意识边缘的体材,作品所强调的则是“为一个彷徨的社会寻求文化理想”。《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则是他为了探索当代台湾旅行文学新语言,一反原本风格所作的尝试。
最新的作品为九十一年出版诗集的《梦中书店》,其作品秉持了自“鬼雨书院”以来,那种对于所有具体或不具体事物中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辩证哲思,然而昔日青年的纯真不再,少了一份原始的悸动,多的却是一种对于诗与文学本质的再度触探。也正如同诗人所言:“诗人往往是自己所生产出来的意义的第一个信徒。”
人物经历
1955年
出生于台北。
1970年
正式发表作品。
1971年
主持校刊编辑,与友人成立师大附中诗社。
1972年
完成“鬼雨书院”构想,据此所作之语录,分别收入《光之书》及《泥炭纪》。
1974年
师大附中毕业,入台湾大学哲学系。
1975年
自费出版诗集《画册》,并与友人(詹宏志、杨泽、苦苓、廖咸浩、蔡宏明、方明等)创台大诗社。
1978年
台大毕业,入运输兵学校服预官役。
1979年
发表长诗<1979>,服役期间完成并发表《文明初启书》主体。出版诗集《光之书》。
1980年
入中国时报任人间副刊编辑。
1981年
发表长诗<问聃>。
1982年
发表长诗<离骚>,获时报文学奖新诗推荐奖,与李泰祥合作完成剧诗<大风>主体,后赴美国就读威斯康辛大学东亚研究所。出版诗集《倾斜之书》。
1983年
获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同年入博士班,完成《宝宝之书》主体。
1984年
<说书人柳敬亭>完成,发表「诸子篇」诸作。出版翻译之摄影集《中国最后一个古代》与《西风残照故中国》。
1985年
任威大图书馆助理图书馆员,《梦的塔湖书简》编辑完成。
1986年
返台,任中国时报副刊组撰述委员。发表长诗<说书人柳敬亭>获时报文学奖新诗推荐奖。发表长诗<齐天大圣>。
1987年
任教于文化大学中文系。出版散文集《梦的塔湖书简》,发表「无法归类的专辑」于四月号《联合文学》。
1988年
着手「罗智成作品集」之编辑及创作计划,预定十月再版《光之书》、《倾斜之书》与《梦的塔湖书简》(改名《M湖书简》),并初版《宝宝之书》、《泥炭纪》、《文明初启书》、《亚热带习作》及《掷地无声书》。任教于淡江大学及文化大学中文系。主编《中时晚报》之<时报副刊>。
1989年
组传播公司从事电视、影像节目之制作。任教辅大日文系。「罗智成作品集」先行出版《M》、《宝》、《泥》、《掷》等四本书,其余则因故迁延至1999年,才由联合文学出版。完成短诗集《黑色镶金》、大陆记行《北京备忘录》以及新文体「黑色DJ」。
1990年
在中时晚报策划「时代文学周刊」版,任中时晚报副总编辑兼副刊及文化组主任。于辅大日文系兼任两年,并制作公视「当代书房」节目,首度将当代诗作品化作电视媒体(录像带)呈现。
1991年
主持「象形文字传播工作室」。
1992年
参与中国时报周刊创刊,兼任副总编辑。同时任教于东吴大学中文系。开始整理影像、插图及视觉设计作品《象形文字》。
1993年
任「PEOPLE」杂志国际中文版编辑企划顾问。重新进行间断数年的「罗智成作品集」出版工作,并拍摄第一本视听诗集《重瞳之书》。<说书人柳敬亭>改编为粤语舞台剧,于香港艺术节公演。
1994年
卫视中文台财经节目「纵横四海」制作总监。插画集《象形文字》整理完成。
1995年
公视节目「吾乡印象」制作人兼导演。
1996年
离开中时报系,于媒体界从事概念创作之实验。任桦舍文化事业总经理、康泰纳仕杂志公司编辑,参与VOGUE、GQ杂志之创办。担任台北市立美术馆1996双年展筹备委员。参与台北女性生活电台之创办,飞碟电台「文字星球」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人。完成散文集《南方朝廷备忘录》、诗集《梦中书店》,开始筹备创作散文集《蔚蓝纪》。
1997年
创办旅游杂志TO’GO,任发行人。完成短诗集《蓝色时期》。
1999年
出版「联文版罗智成作品集」共五本。
2000年
出版游记《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再版诗集《光之书》及《掷地无声书》。
2002年
九月任教于台湾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创作与英语研究所并出版诗集《梦中书房》。创办《阅读地球》出版社。筹划2002台北诗歌节。
2003年任2003国际诗歌节策展人。
主要作品
出版书籍
1975年 《画册》,自费出版。
1979年 《光之书》,台北:龙田出版社。
1982年 《倾斜之书》,台北:时报出版社。
1987年 《梦的塔湖书简》,台北:时报出版社。
1989年 《宝宝之书》,台北:少数出版社。
1989年 《泥炭纪》,台北:少数出版社。
1989年 《文明初启书》,台北:少数出版社。
1989年 《掷地无声书》,台北:少数出版社。
1989年 《亚热带习作》,台北:少数出版社。
1999年 《南方朝廷备忘录》,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
1999年 《黑色镶金》,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
2000年 《南方以南.沙中之沙》,台北:天下远见出版 社。
2002年 《梦中书房》,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
翻译作品
1984年 约翰?汤玛森(John Thomson)著《中国最后一个古代》,台北:时报出版社。
1984年 伯希曼?伊斯特(Boerschman Erst)着《西风残照故中国》,台北:时报出版社。
2003年 强恩?瑞区(Jan Reich)着《寂静布拉格》,台北:阅读地球文化出版社。
期刊、报纸、散篇
1991年 〈梦游书〉,《中国时报》七月二十六日36版。
1992年 〈收放自如的四重奏──评杨牧的<方向归零> 〉,《联合文学》2月号,页102-104。
1996年 〈生命与大自然的奇遇〉,《中国时报》六月六 日39版。
1996年 〈关于孤独或关于天使的x档案〉,《联合文学 》10月号,页143-145。
1996年 〈运动如何成为文学?〉,《幼狮文艺》2月号, 页19-21。
1997年 〈杂志新时代〉,《工商会务季刊》29期,页37- 39。
1998年 〈美好的无奈〉,《自由时报》一月二十三日41 版。
1998年 〈城市杂志-与您同步呼吸〉,《台北画刊》371 期,页20-24。
1998年 〈本土化风起云涌─新一代流行的趋势分析〉,《台北画刊》367期,页25-29。
2000年 〈嗅出台北的心灵角落-城市的风格〉,《台北 画刊》384期,页35-37。
2000年 〈沿着理想入城〉,《台北画刊》395期,页50- 51。
2001年 〈为「饮酒书写」添加真材实料〉,《微醺之恋 》方智出版,页7-9。
2002年 〈散文杨照〉,《联合文学》6月号,页138-141。
人物评价
◇文选自〈林耀德,《一九四九以后》,尔雅出版社,1986〉
喜直觉、善隐喻的罗智成正是微宇宙中的教皇,他语言的惊人魅力,笼罩了许多八零年代诗人的视野,近乎纯粹的神秘主义,使得他在文字中坦露无摭的阴森个性,以及他牢牢掌握的形式,同时成为他诗思的本质。是的,个性和形式不仅是罗智成思想的部分,也是他思想的本身。
◇文选自〈朱双一,《战后台湾新世代文学论》,台北:扬智,2002〉
罗智成构筑自我微宇宙的大量诗作显露了极鲜明的个人风格。首先是个人性、内向性和倾诉体等特征。诗人立足于写自己的一丝感触,一个梦境,一则奇想,一点惋惜、一片忧虑或自豪的情愫,乃至一段爱的憧憬或回忆,它们纯属个人隐私,专为自己或最亲密的知己写,甚至称:“当有人欣赏你的作品\u5f88可能他误解了\u5f88可能你对自己经验的发掘\u8fd8没有深到只有自己理解的程度”。
◇文选自〈杨牧:<走向洛阳的路-罗智成诗集序>〉
罗智成秉赋一份杰出的抒情脉动,理解纯粹之美,诗和美术的绝对权威,而且紧紧把握住创造神秘色彩的笔意-他曾经使用这些基础才具写出《画册》、《光之书》和未入诗集的许多一流作品。他珍惜人情和爱恋的诗意,一唱三叹无不极端动人;他多识草木鸟兽之名,通过象征来揭发人际关系的美好和晦暗,动人和无奈。这些已充分足够支持一个重要诗人的气度,向前探索追寻,为生命和社会下定义,去赞扬,去批判。
评价汇总
期刊论文
1979年 张汉良:〈「一支蜡烛在自己的光焰里睡着了」导读〉,《现代诗导读》故乡出版,页263-266。
1979年 萧萧:〈「观音」导论〉,《现代诗导读》故乡出版,页267-269。
1979年 张霭珠:〈梦境边缘的语言──罗智成诗集「光之书」读后〉,《出版与研究》45期。
1983年 陈启佑:〈初论罗智成的「画册」〉,《渡也论新诗》黎明出版,页179-180。
1984年 杨牧:〈走向洛阳的路〉,《文学的渊流》洪范出版,页41-49。
1984年 周策纵:〈一图胜万言:罗智成编译「西风残照故中国」序〉,《传记文学》45期,页37-39。
1984年 翁万戈:〈写给多佛版的介绍〉,《西风残照故中国》,时报出版。
1986年 林耀德:〈微宇宙中的教皇:初窥罗智成〉,《一九四九以后》尔亚出版,页113-125。
1987年 林耀德:〈罗智成的禁城:读「梦的塔湖书简」〉,《文讯》31期,页287-291。
1987年 蒋勋:〈独白:评罗智成的「梦的塔湖书简」〉,《联合文学》8月号,页205-206。
1990年 许悔之:〈占领一座电台:评罗智成的《宝宝之书》〉,《联合文学》1月号,页198-200。
1991年 萧萧:〈智慧与死亡之间──读罗智成叙事诗<问聃>〉,《现代诗纵横观》文史哲出版,页295-304。
1993年 林耀德:〈罗智成论〉,《期待的视野──林耀德文学短论集》幼狮文化出版,页219-222。
1997年 徐望云:〈让现代史诗站上起跑线──以陈吉光「李陵答苏武书」与罗智成「离骚」为例〉,《台湾诗学季刊》18期,页139-146。
1999年 陈大为:〈「虚拟」与「神入」──论罗智成诗中的先秦图象〉,《联合文学》3月号,页102-114。
1999年 赖佳琦:〈无法归类的创作者──专访诗人罗智成〉,《文讯》163期,页92-94。
1999年 曾淑美:〈你读过罗智成的诗吗?〉,《蓝星诗学》6月号,页163-167。
2000年 蔡淑玲:〈航向永夜──边界的探索,意向的游离〉,《光之书》,页13-36。
报上评论
1999年 赖素铃:〈睽违十载罗智成五书齐发〉,《民生报》3月11日34版。
1999年 曾淑美:〈密语的温度〉,《联合报》3月22日48版。
1999年 王开平:〈黑色的异教徒〉,《联合报》3月22日48版。
1999年 廖咸浩:〈久违了,诗人〉,《中国时报》5月6日43版。
2000年 李莲珠:〈罗智成旅游书,羡煞友人〉,《大成报》3月2日6版。
2000年 冯雨:〈「南方以南,沙中之沙」──诗人焦虑的旅游书写〉,《破周刊》复刊103号。
2000年 范方凌:〈读游记兴起我对旅游的想望〉,《台湾时报》五月十二日32版。
2000年 萧攀元:〈明星阅读偶像的──旅人图文志〉,《联合报》4月3日41版。
2000年 魏可风:〈诗宇宙里的一则传奇〉,《自由时报》8月19日39版。
2000年 蔡美娟:〈罗智成「南方以南?沙中之沙」诉说南极〉,《联合报》3月2日24版。
2000年 徐开尘:〈「南方以南?沙中之沙」罗智成旅行文学写出新风格来〉,《民生报》3月2日6版。
2000年 王瑞瑶:〈创作才子情意出击〉,《中时晚报》3月4日12版。
2000年 吴婉茹:〈相约天涯──罗智成谈旅行与文学〉,《联合文学》5月号,页68-73。
2001年 翁文娴:〈论台湾新一代诗人的变形模式〉,《中山人文学报》,页85-101。
2002年 翁文娴:〈精准设计的飞〉,《联合报》,4月7日23版。
2002年 张清志:〈在梦中书房遥望天涯海角──简媜与罗智成〉,《联合文学》4月号,页96-107。
所获荣誉
作品:
奖名: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奖次:新诗创作奖
年度:2000
作品:「说书人柳敬亭」系列作品
奖名:时报文学奖
奖次:推荐奖
年度:1986
作品:一九七九
奖名:时报文学奖
奖次:优等奖
年度:1979
作品:问聃
奖名:时报文学奖
奖次:佳作
年度:1980
作品:离骚
奖名:时报文学奖
奖次:推荐奖
年度:1983
参考资料
罗智成.中国台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15:42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