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波潭位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下辖的
武鸣区城东22公里处,在
罗波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罗波圩南端。罗波潭的潭水面积约2000平方米,水清冽而宁静,久雨不溢,久旱不涸,冬暖夏凉。
罗波潭,潭水最深处达46米,而按照当地说法,分头潭、二潭、三潭3个水窝;又因水深不等而划分为三蓝,头潭颜色显深而称深蓝,二潭、三潭颜色较浅而称浅蓝、淡蓝。潭的周围绿树成荫,潭中有石岛,长有树木,树木葱绿,石水相间,仿佛天然
水石盆景。潭东北岸有清道光年间思恩知府李彦章所题的“小三山”3个崖刻大字,笔力遒劲,古风犹存。清光绪年间,头潭东岸建有“关岳庙”,俗称“罗波潭庙”,曾被损毁,现已修复,可供上香。
罗波潭除自身形如天然水石盆景令人赞叹不绝外,其传说也耐人寻味。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寡妇捡到一个怪蛋,把它带回家,用棉被盖上,七天后,竟生出一只模样似蝎蜥的动物,并开口喊寡妇为妈,寡妇对它像亲生骨肉般悉心喂养。有一天,寡妇在锄花生时不小心把它的尾巴锄断了,从此人们就把它叫做“特窟”(“窟”,壮文音gud,其意是短尾巴)。数年后,“窟妈”年老岁终,后事无人打理,“特窟”伏在“窟妈”身上痛哭,突然天上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将“特窟”和“窟妈”的尸体一齐卷起,飞向大明山。后来传说“窟妈”被安葬在大明山上,而“特窟”则成了龙。次年清明节,“特窟”到大明山扫墓路过罗波境地,看到一处潭水,便下水洗澡,上岸后,突然雷电交加,下起大雨,这场大雨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好年景,从此,人们就给清潭取名为“龙窟潭”或“龙潭”。年复一年,“特窟”每年清明扫墓都回老家——“龙窟潭”、“龙潭”先洗个澡,再上大明山扫墓,并下场及时雨。据当地人介绍,自“龙潭”成了“特窟”的故乡后,水质变得更清澈,每逢气候变化或雨水来临之时,潭里的清水变得极为浓绿。后来,武鸣气象局根据“龙潭”的这个奇特景观现象,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潭边建立了一个气象哨所,派专职人员观测“龙潭”水色的变化,通过水色的变化,准确预报了当地旱情雨实况,为当地农业生产做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