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
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的木偶戏属提线木偶,当地俗称“柴头嘎”或是“柴头鬼”,系省级非遗项目,乃独具客家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从福建上杭传入,已有260余年的历史。罗洞木偶戏一般于每年农历十月至次年四月期间在陆河各地演出,每场观众一般都在一千人以上。
历史渊源
清代以后,粤东客家地区的木偶戏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它轻装简载,舞台小,演员少,在街头巷尾、山坡田野架起露天小舞台就可演出,而且包场经费低廉,因此农村墟镇每逢传统节日,神诞庙会等必请木偶戏演出几天。这样,自然促使木偶戏班倍增,从事木偶艺术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粤东客家地区木偶戏的黄金时代是在20世纪初,不仅木偶戏班众多,而且活动范围也不断拓展,由本地区城乡,拓展到闽、粤、赣边区一带,甚至远渡重洋,足涉国外。但是,到了解放前夕,由于战事不断,灾荒连年,城乡经济调弊,加上木偶戏本身也存在不少缺点,如内容陈旧,表演墨守成规等,致使木偶戏奄奄一息,濒于绝境,戏班也所剩无几,度日艰难。
艺术特征
罗洞木偶戏道具的制作中,以木偶雕刻和服饰制作最为关键。木偶用樟木雕刻而成,木偶头内设机关,通过丝线控制,使眼、鼻、口、舌活动。木偶头脖子部分上尖下细, 由两根线与腹笼相连。腹笼用竹蔑编织而成,胸部、臀部稍大,腰部稍细。手用木料雕刻,右手为活动手,其掌指关节与腕关节通过线控,可做执剑、挥刀、持杯、把盏等动作。脚有“靴脚”和“旦脚”之分,从前均用木制,以后又让木脚套上鞋靴,更显逼真。木偶服饰则用丝绸缝制而成,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进行颜色搭配。
罗洞木偶戏角色有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表演时用提线牵动木偶,一个木偶一般有十多条线连接,多的达十五、六条,其表演难度较大。其表演细腻,从人物的台步、举止、神态、眼神到情绪反应、特技动作等都恰到好处。伴奏音乐除汉乐曲外,还吸收了民间小调、客家山歌等。唱腔以客家山歌为主,念白全用客家话,内容通俗易懂。罗洞木偶剧团的戏出,内容均为传播道德、笃睦敦和、颂扬正气、鞭挞邪恶等,代表剧目有《胡公子上青龙山》《双狮滚龙》《李冬娘》等。
代表剧目
从现存传统剧目来看,一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的作品,如重现梁山泊英雄好汉智取大名府的《化子进城》;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联吴抗魏的《借东风》和《过江招亲》。另一类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作品,如歌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水淹金山寺》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残暴的《孟姜女》。而孙悟空是木偶戏特别喜爱的神话人物,以他为主角的剧目特别多,这些戏写孙悟空在去西天取经路上所经历的种种神奇惊险的经历,颂扬孙悟空爱憎分明、见妖必除的精神,突出他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特征,如《火焰山》、《火云洞》、《三打白骨精》和《大闹天宫》等。而《宝盆乖乖》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剧目都离不开道德劝谕的主题,表现善恶必报的观念,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联系较紧,所以也最容易打入观众的内心世界,产生迅速的影响。解放后,产生了一批现代剧,如《雾里牛车》、《送郎参军》、《庆丰收》、《海上擒谍》、《范寿山》和《甘茶送亲人》等,题材多样,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泛。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罗洞木偶戏在木偶雕刻工艺、表演艺术等方面,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研究木偶戏在客家地区的流变、发展以及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木偶戏演出在陆河及周边客家地区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在宣传展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传承现状
目前,罗洞木偶剧团仅有从艺人员十余人,木偶制作和表演均后继乏人,其传承处于较濒危的状态。
传承人物
彭及演,男,1952年生。自小跟随祖父彭文朋学习木偶制作及操作表演艺术,全面系统、熟练掌握了木偶的制作流程以及提线操作、演唱的方式方法。1979年退伍回乡后在水唇罗洞木偶剧团工作,当过演员、导演、做过道具制作等工作,现任团长,其间深入学习罗洞木偶戏表演,并广泛吸收借鉴其他方面经验,1983年曾到福建泉州学习取经。从艺30多年,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尤其掌握了独特技能——“拉剑技术”木偶舞狮子,在罗洞木偶戏的传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带领剧团在陆河、深圳、东莞、梅州、河源、惠州、湛江、揭阳等地演出,深受观众欢迎,多次受到观众“艺术高超,技艺精彩”彩旗奖。多年来,培养了一批罗洞木偶戏的优秀艺人,为罗洞木偶戏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护措施
2015年11月10日,罗洞木偶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