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德·威尔逊·里根(英文: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通称罗纳德·里根,出生于美国
伊利诺伊州坦皮科城,爱尔兰裔
美国政治家、
影视演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1年2月6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部的坦皮科市,在他两岁时一家人搬到了
芝加哥,之后又到了盖尔斯堡、蒙茅斯,然后又回到了坦皮科,里根曾经梦想当一名消防队员。
1926年,里根在迪克森小镇的洛克河边当起了救生员。
1932年,里根先后在艾奥瓦州的WOC广播电台、WHO广播电台担任运动播报员;11月,里根在当时的总统竞选中投票支持
富兰克林·罗斯福。
演员时期
1937年4月,里根得到机会,参与了电影《费城故事》的试镜,之后收到了华纳公司提供的为期7年、试用期为1年的合同,里根打算签下这份合同;5月,里根带着自己几乎所有的家当,前往好莱坞。之后,里根出演了近50部影片。
1942年4月,里根入伍,在空军服役。
1945年底,里根以上尉衔退役,重返好莱坞。
政治生涯
1966年,里根当选为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1970年,里根成功连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1980年11月4日,里根再度竞选总统获胜,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
1981年3月30日,里根在
首都哥伦比亚特区的希尔顿酒店和工会团体代表一起吃午饭并发表讲话,在离开酒店时,精神病患
约翰·欣克利用一把左轮手枪想刺杀里根,中弹的除了里根外还有白宫新闻秘书和保镖等3人,随后该凶手被制服。里根迅速被送至附近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进行紧急手术。1发子弹击中了里根的腋下,距离心脏只有1英寸,里根幸运地活了下来。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也是中美两国建交后首位在任时访华的美国总统;11月,竞选连任成功。
1985年7月13日,里根因健康问题需接受手术,
老布什期间接替了里根的工作,成为了代总统。
1989年1月初,里根出席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图书馆成立15周年的纪念活动;1月11日,里根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发表了全国性的告别演说,1月20日便离开总统职位,之后由老布什接任总统。
卸任生活
1989年秋天,里根应富士产经集团的邀前往
日本进行两次演说并参加几次宴会。
1992年,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里根发表了演说。
2004年6月5日,里根于家中辞世,死于
肺炎,享年93岁;6月11日,在
国葬仪式后,里根的遗体于当天送回到
加利福尼亚埋葬,在
里根总统图书馆内的一处俯瞰大海的小山上入土为安。
为政举措
军事方面
里根在总统任期内热衷于重建美国在世界范围的军事优势,提高了军事开支。在卡特总统时期,军事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2%,而在里根的任期内提高到接近7%。
二战后,美苏展开了四十多年的军备竞赛。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 表示希望同美国停止军备竞赛,冻结核武库和停止部署导弹;3月12日,美苏双方开始在日内瓦举行新的军控谈判。双方在1987年达成并签署了全部销毁陆基中程导弹的条约,在1990年6月达成了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框架协议。1991年,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全面消除中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这两项条约的达成与签订大大降低了美苏核对抗的水平,是两国在核裁军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986年4月15日,西柏林一个迪斯科舞厅发生爆炸事件,包括两名美军在内的3人丧生。美国认定爆炸是利比亚人干的。里根下令美军空袭利比亚,美军战机轰炸了利比亚首都
的黎波里处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的住宅和另外一座城市,造成40多人死亡。
经济方面
1981年,里根政府实行税制改革,把最高进税率从70%下降到28%(对一部分高收入者最高税率为33%),大大削弱了税收的累进性,形成了对美国经济的较大刺激。
此外,里根在他的第一任期中还实行了加速折旧法和对投资的课税扣除,这对1983-1984年资本投资的急剧增长起了很大作用。1985年的税制改革把累进所得税率降到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平,为美国创造了吸收外国资本的良好环境 。
里根上任时的初衷是想同用削减政府开支的手段,实现小政府的目的。里根曾试图削减社会保障的支出,但未成功。1981年5月,里根要求从7月1日起取消社会保障受益者每月领取不少于122美元的最低限,他还要求降低65岁以前退休职工领取的津贴,并从1982年起把发给社会保障受益者的物价指数补贴推迟3个月。该政策推出,就收到国会内外的猛烈抨击,里根迅速收回成命,并建议成立两党委员会研究解决基金不足的长期办法。
里根对于一般社会福利如食物券、住房补助教育津贴、医疗救济等等也采取削减。但是这些项目金额有限,不足以抵消其它方面开支的增长。结果是整个政府开支由卡特时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5%上升到24%。
里根在任内支出了57亿美元以对抗HIV和艾滋病,大多数资金都投注至美国国家卫生院。到1986年里根已经投注大笔经费在艾滋病的预防和研究上,并宣称艾滋病“是我们在健康与人类服务部的公共卫生上排在第一优先的疾病。”
卡特在担任总统时启用了沃尔克担任联储主席,并于1979年10月开始实行改变金融的政策。在里根上任后,他支持了这一政策,即使是在发生严重经济衰退时也没有动摇。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遭遇
黑色星期一,里根于1988年创建金融市场工作组,以寻找使得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方法,金融市场工作组由财政部部长担任主席,此外还包括美联储负责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负责人 。
教育方面
20世纪70年代—80年初的美国国内,民众对于国家的形势和前途感到感到迷茫和不安。里根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提出了重振“美国精神”的口号,要求振兴美国教育,重点培养科技人才。里根提出了《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合并与促进法》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法令。这些教育文件和法令主要措施是:严格掌控教育经费开支,精简教育行政人员和机构规模,减少用于教育的联邦财政预算;改革教育拨款方式;重新平衡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联邦级教育部和地方级教育当局对教育影响和教育权力分配的关系;提高教育质量,采用新的科学的教育评估措施,提升教师地位、收入和拔高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等方面。
这些教育政策和法令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1—1988年期间,美国教学课业评价综合指标有所上升。NAEP的测验成绩调查也表明,学生的NAEP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方面的测验成绩得到很大改善。其他学科,如人文历史学科的NAEP成绩也逐步提升,而学生的阅读、书面表达、计算等基本技能进步也很大。教师队伍的质和量也得到一个较大提升。
外交方面
里根上台之初,美国国内经济问题突出,军备武器与苏联相比已经处于弱势。经过里根担任总统的第一任期的发展,经济恢复,缩小了与苏联的军事差距,但是美国的经济、社会也出现各种问题。里根上台伊始并不熟悉国际事务,只是沿袭了以往反共的意识形态。他宣称“要把共产主义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带领以美国为首的“正义之师”消灭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在里根的第一任期内,美国向其欧洲盟国提出几点要求,第一,严禁向
苏联出售关键性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光导纤维和各种冶金方法。在苏联境内建设工厂,培养先进的人才也要被限制;第二,与苏联签订的价值一亿元及其以上的合同要提交委员会报批;第三,最新技术与产品要被列入高度机密的禁运清单。但是由于欧洲自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苏联的工业原料,因此在配合美国对苏经济制裁上摇摆不定。鉴于此,美国主要依赖自身对苏展开经济打击,遏制苏联经济成长。因为当时苏联经济体制已经僵化,并不能作出及时的调整和自救措施,在美国的经济战下,苏联每年损失几十亿美元。1982年11月,里根总统签署了国家安全决策指示第66号文件,要求制定一份“三位一体的贸易战略”,限制西方向苏联提供“生命保障”。
在里根的第二任期内,对苏政策逐渐和缓。之后里根政府也解禁了一些对苏出口的物资技术。1985年11月,里根与
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举行首次会晤。这次会晤使得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缓和成为可能。里根也认为苏联不再是他上任之初如此“邪恶”和难以接触的帝国,苏联方面也对这次会晤作出了良好的评价,“会晤成为实现苏美关系以及整个世界关系好转的转机”。1986年10月,美苏双方领导人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再次举行会晤。
1987年12月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第三次会晤;12月8日双方签订了中导条约。中导条约规定了美苏双方要各自销毁500公里至5000公里的路基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探讨了双方应该何时、如何清除这些导弹,解决了美苏长期军备武器谈判的难关。在战略防御计划问题上,苏联和美国在不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前提下有了妥协和协商的计划,两国领导人还决定开始就禁止和销毁化学武器进行谈判。在人权问题上里根要求给予在苏境内犹太人宗教信仰自由,增加犹太人移民数目,而戈尔巴乔夫攻击美国禁止墨西哥居民入境问题,虽然在人权问题上美苏双方僵持不下,但是双方还是互相作了妥协,而且将重点转移到削减战略武器的问题上。1988年5月到6月,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莫斯科举行第四次会晤。在会晤之后发表的联合声明里,美苏双方承诺不发动核战争,不谋求军事优势。
里根曾在竞选总统期间抨击了卡特总统的对华政策,声称他上台后将重建与台湾地区的“官方关系”。里根在总统任期内一以贯之“双轨政策”模式,其表现包括:一是继续对台军售。并在突破公报就军售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不断寻找借口,并谋求发展实质性军售;二是在对台军售的同时,美国也在其他方面发展对台关系。如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在一些方面以单独的国家身分对待台湾、谋求发展准官方关系等。
1981年3月,里根曾接受前总统福特的建议,并做出训令,一厢情愿地向中国大陆方面提出美国向海峡两岸同时出售武器的建议,但因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对而在没有摆到谈判桌之前就已作罢。之后出于国家利益等考虑,里根还是很快就与中国达成《
中美八·一七公报》,里根采取多项措施对公报进行曲解,以保持其“双轨政策”的内核,包括:1982年7月17日,对台提出所谓“六项保证”;8月17日当日,里根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向台湾“出售武器将继续根据《
与台湾关系法》进行”,从而对公报进行了有利于美国的单方面解释。同时,他口授了一份备忘录,其中说,只要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军事力量的平衡能得以维持,美国就将限制对台军售。如果大陆将其军事力量升级,美国也将帮助台湾使之与这种改善相匹配,这就为以后历届总统继续对台军售埋下隐患;在此后国会举行的多轮听证会上,又进一步阐释其主张。这一系列动作使得里根的“双轨政策”的主张发挥到极致,并主导其后的剩余任期。
个人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电影参考资料来源:
参演电视剧
参演电视剧参考资料来源:
个人著作
主要作品来源:
所获荣誉
家庭情况
家庭背景
里根是爱尔兰移民的后裔。
感情经历
1940年1月,里根与演员简·怀曼的婚礼在洛杉矶北部格伦代尔市林茵纪念公园的小礼堂举行。1948年6月,简·怀曼正式提出离婚起诉,而她提出的理由是受到精神折磨,里根没有争辩,离婚获得批准。
1951年,好莱坞导演兼制作人
梅尔文·勒罗伊促成了里根跟南希·里根的婚事。1952年3月4日,罗纳德·里根、南希·里根两人宣布结婚,他们在斯蒂迪奥城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婚礼,出席婚礼的宾客只有演员威廉·霍尔登跟他的妻子。
身体状况
里根从小就有近视。1994年11月5日,里根向公众宣布,他患了老年痴呆症(但有部分人认为里根在总统任内就已出现初期症状)。
家庭关系
人物轶事
访华轶事
里根和他的妻子南希在西安参观秦兵马俑时,在一号俑坑的一匹陶马面前,里根想摸一下陶马。他伸出手去,又停在半空,轻轻地问:“我可以摸一下吗?”在得到允许后,里根轻轻将手放在马背上,从前往后摸,一直摸到马的屁股停下来,他拍了一下马的屁股,扭头问:“它会踢我吗?”并且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周围的人被总统的幽默逗笑了。事后,香港的一家报纸将里根在俑坑内拍马的巨幅照片刊登在醒目位置,并附上一个别出心裁的题目:“里根总统拍中国的马屁”。
里根很活跃,当他发现一个武士俑没有头时,说:“把我的头给他安上吧!”并且站在那里和陶俑比高低,比了之后,遗憾地摇摇头:“看来我没他高。”里根走出俑群,转身走时,他又回身对着俑群喊道:“解散。”里根总统很风趣,他就像检阅部队一样对待秦俑。
个人记录
里根是第一位当过美国总统的加州州长。里根也是第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与加州州长。里根就任总统时69岁,成为就职时年龄最大的总统,打破了第9任总统
威廉·亨利·哈里森就职时68岁的记录,后来该记录被就职时70岁的唐纳德·特朗普打破。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之前,里根是唯一一位有离过婚的美国总统。里根逝世后,超越了
约翰·亚当斯,成为最长寿的美国总统(93岁又120天),后该记录被福特总统打破(93岁又165天),截止至2019年4月,里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长寿的总统(前三分别为
卡特、
老布什、
福特)。
人物评价
里根在某些方面的成就大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成就。他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有能力恢复美国人民对他们自己国家的信心。里根也被称作是“伟大的沟通者”,他是继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最具说服力的政治演说家,其演讲融合了信念、专注、幽默,同代人中无一能与之比肩。里根倾向右翼,他在美国政坛重振了保守主义,其在政治理念上是强硬的保守主义。(《里根传》作者 H·W·布兰兹 评)
从平民到总统,里根完美地体现了“美国梦”。里根不仅富有魅力,还能言善辩,演说水平高,话语很有煽动性和感染力。(文史天地》评)
相对福特等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总统,里根是一位有个人魄力和鹰派作风的相对强势的总统。里根处理与美国政治中的其它因素的关系上,也基本上处于强势地位。例如与媒体和公共舆论的关系,里根就处理得较好,他很善于同公众打交道,也很善于跟媒体打交道。尽管总体上说,里根是一位强势总统,但绝没有“帝王般总统”的权势,相反很多时候,他只是一位说服者,是一位政治掮客,是一位各方利益的平衡器。(《台湾研究集刊》评)
里根是个直言不讳的极端保守派,长期以来就是共和党的右翼宠儿。(美国的历史学家阿瑟·林克评)
人物纪念
1988年2月6日,华盛顿国际机场被重新命名为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际机场。1996年,美国国会以里根的名字来命名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一座新建的联邦办公大楼。2003年,以其为名的
里根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这是美国首次以在世总统的名字来命名航母,可是当时濒临阿兹海默症末期的里根本人已无法知道这一切。2004年6月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新罕布什尔州总统山区的一座山峰命名为里根山。里根逝世后,美国邮政局发行了一套里根邮票。
争议事件
“伊朗门”事件
1986年黎巴嫩的一份杂志透露,美国为了营救在贝鲁特被押人质,同意向伊朗出售军火。这宗以武器换人质的交易后来被称为“伊朗门”事件。当时,正是两伊战争打得你死我活的关头,伊朗急需导弹。里根背着国会,绕过了五角大楼、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进行了这项秘密外交活动,这至少违背了两项规定:一是对伊朗的武器禁运;二是同劫持人质的恐怖主义者谈判。美国口口声声在两伊战争中保持中立,要求别国,尤其是盟国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美国还多次公开表示,决不同恐怖主义者谈判。“伊朗门”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声誉。丑闻持续了10来个月,里根始终否认知道此事,他最终躲避了弹劾的厄运。
种族主义言论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刚刚通过表决,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0月26日,时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里根与时任总统尼克松通话,在对话中,里根说了一些种族主义的言论,比如称那些力挺中国的非洲代表为“非洲来的猴子”。但这段电话录音当时被尼克松录了下来,一直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保存。2000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布这段对话时,删掉了种族歧视的部分。2019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在网上公布了这段对话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