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回国求学。早年曾就读于广州河南白鹤洞协和神科大学、岭南大学神学院。1935年东渡日本,就学于东京立教大学大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1937年抗战爆发后,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学习条件,毅然回国,先后在香港沙田宗教院、中山大学等单位从事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任讲师、教授。1953年调湖北中南民族学院任教授。次年调北京,先后在中央民委、
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从事民族问题的研究和翻译,历任参事、教授、研究员。
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罗致平先生因病于2005年6月1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
罗致平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民族问题的研究和资料
翻译工作。罗致平先生利用其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掌握多种外国语言文字的语言优势,编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以及前苏联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和民族学方面的大量论著,对新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中央的要求,全国性的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工作展开,罗致平先生参加了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进行了历时三年的调查研究工作,合作撰写了《哈萨克族简史简志》。以后又参加了大型工具书《辞海》的编写工作和《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70年代末,罗致平先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学术工作,陆续出版了《准噶尔史略》(合著)、《试论卫拉特法典》(合著)、《哈萨克法初探》(合著)等论著,翻译出版了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的《中亚突厥史十二讲》及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及时介绍了国外有关民族学、民族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中国民族学特别是民族史学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及至90年代,罗致平先生虽已届八十高龄,但在学术事业上仍积极开拓,开辟法律民俗学的研究领域,撰写了《法律民俗学》、《法律民俗学与民族志》等论文,引起国内民族学、民俗学、法学界的关注,带动了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
罗致平先生始终关心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抗战期间即参加了由杨成志、钟敬文等发起组织的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抗战胜利后又积极参与中国民族学会西南分会的学术活动,当选为监事。新中国成立后,罗致平先生即与杨成志、钟敬文等一些民族学、民俗学家一道积极开展民俗学的活动,呼吁成立新中国的民俗学学会。改革开放后不久,又与钟敬文等七位著名学者联名倡议建立民俗学学科及有关研究机构,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学术同人的积极响应。1983年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罗致平先生当选为副理事长。为表彰罗致平先生为中国民俗学做出的杰出贡献,2003年中国民俗学会特授予他银质荣誉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