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芳村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黄贝街道下辖村
罗芳村,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黄贝街道东南部,距黄贝街道办事处约2.5千米。东起曦龙山庄,西至污水处理厂,南濒深圳河,北达罗芳山。相邻自然村有黄贝岭村、新湖村、莲塘街道长岭村。
建制沿革
始建于元朝。
因方姓、罗姓聚居而形成村落。村名取自此二姓,初名罗方。此后,侯、陈、姚、张4姓相继迁居罗方。后来村名多次出现同音异字情况,清嘉庆《新安县志》称为罗坊村;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日报》称之为螺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正式的文字材料多用罗芳村之名,并沿用至今。
元朝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深圳镇;1958年,属南天门公社;1961年,属南头区附城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罗湖区附城公社;1983年,属罗湖区黄贝街道罗芳行政村;1992年,属罗湖区黄贝街道罗芳社区。
地理环境
该村坐落于深圳南部山间谷地,四周山岭有猫窝山、罗屋山、鲤鱼岭山,最高海拔约90米。深圳河从村南流过。
地方方言
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广州话
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主要为陈姓侯姓姚姓张姓
方姓因子嗣不盛,至清代村中已无方姓。
罗姓迁居香港及他处,罗芳村内只有2座祖居,并无户籍。
陈姓为罗芳村第一大姓,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从广东博罗迁至广东归善县;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从归善县迁至此地。
侯姓,南宋时期从河南迁移到广东番禺;元朝从番禺迁移至此地。
姚姓,北宋熙宁年间从福建莆田迁移至广东番禺簸箕堡(今广州市越秀区杨箕村);再迁博罗宿鸾岗哈塘面,后迁增城三江山吓;北宋末年从增城迁居惠阳鸭子湖;之后辗转于清乾隆年间从惠阳洋塘河背迁移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280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50人;80岁以上10人,最年长者84岁(女):实际在村人口278人;海外留学2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1600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约10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约60人,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
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存约30座,砖木石结构,墙体多为三合土夯筑而成,少数为清水砖墙,硬山顶,平屋脊,两面坡。现房屋保存基本完好,有人居住。有陈氏炮楼,三合土夯筑而成。
现存殿相陈公祠和姚氏宗祠。殿相陈公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于1914年维修,2015年重修。三开间两进,大门上方悬挂匾额“殿相陈公祠”(为复制品,原件收藏于祠内),两侧有楹联“颖川呈献瑞;殿相永传芳”,原匾额和楹联均书于清雍正年间。姚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现已废弃。
陈姓家族每年正月初二到祠堂祭祖,重阳节组织到香港大雾山祖坟祭祖。每年春节前后与香港宗亲举行联谊会。
每到岁末,该村外出的村民纷纷返乡探亲,与家乡父老欢聚一堂,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叙叙旧情,几百人同吃象征团圆的大盆菜。2015年共开52席,400多人参加,规模庞大。
经济
传统经营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改革开放后,村里建起工厂,村民当工人,开商店,办企业。现以商业、房地产业和厂房租赁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屋出租、村集体经济分红、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等。
交通运输
延芳路经过村前。
社会事业
1960年通电,1978年通电话,1995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7年通自来水,2000年通互联网。村中有2所小学、1所幼儿园。2015年,安芳小学有6个年级,18个班,在校学生678人,教职工42人;罗芳小学,6个年级,26个班,在校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70多人;安芳幼儿园,在园幼儿132人,教职工24人。有村民活动中心、罗芳社区党群活动中心、罗芳社区图书室(藏书约3000册)。
历史文化
村中存有族谱《罗芳村陈殿相公祖祠重修纪念册》,殿相公祠堂理事会于2015年纂修。
地方特产
特色传统食品有清明仔、茶果、煎堆等传统客家小吃
地方事件
由于该村处在深港边境线上,与香港新界仅以深圳河相隔,并有部分耕地位于香港一侧,村民持有过境耕作证。20世纪50—70年代,因为两地收入差距太大,约有一半村民到河对岸生产生活,在香港一侧形成了另一个罗芳村。横跨在深圳河上约10米长的小桥将两个罗芳村连接起来,有“过境耕作证”的村民可以自由来往两地。
2015年末,罗芳村已被列入旧改计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1 21:43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