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锦鳞,1937年1月5日生于北京,祖籍四川威远,中共党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当代导演艺术家,古希腊戏剧专家,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资深教授。
人物经历
1937年1月5日,罗锦鳞出生于北京。
1956年—1961年,就读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
1961年8月,毕业后留中央戏剧学院任教。
1979年—1986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讲师、指导教师和班主任。
1986年,开始导演古希腊戏剧。
1987年—1991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任导演教研室主任、导演系党支部书记、导演系系主任、院工会副主席等职。
1992年—1999年,任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院党委委员等职。
1993年,被吸纳为“希腊文化基金会”通信会员。
2000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罗锦鳞融合东方的审美精神与西方的戏剧神韵,使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相融合。从20世纪90年代起,罗锦鳞就致力探索用中国戏曲演绎古希腊戏剧,着力于用中国戏曲的美学和技法,与古希腊戏剧相互借鉴、彼此吸收,打造出融合两种古老文化的时代表达。
据202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数据,罗锦鳞导演过许多舞台剧、电视剧和广播剧,并参加过一些电影的拍摄。20世纪60年代,导演过话剧《北大荒人》《
霓虹灯下的哨兵》《丰收之后》《千万不要忘记》等,黄梅戏《雪里红梅》,卢剧《社长的女儿》,广播剧《小熊学滑冰》,电视剧《回声》《小松和小胖》等;20世纪70年代,导演过话剧《万水千山》《霓虹灯下的哨兵》《金色的道路》《草原红鹰》等,广播剧《青松岗》《追汽车》,电视剧《谁之罪》等;20世纪80年代,导演过话剧《香港大亨》《灯光》《岳飞》《谎祸》,崐《爱情的传说》(土耳其),《榆树下的欲望》(美国),以及古希腊悲剧《
俄狄浦斯王》《
安提戈涅》《特洛亚妇女》《
美狄亚》(用中国戏曲河北梆子演出),《忒拜城》(河北梆子)等,电视剧《孙三卖驴》《她和她的学生们》,为日本电视剧《啊,如果没有爱》《大河的一滴》等担任译制导演。
据2024年2月中央戏剧学院数据,罗锦鳞所导演的古希腊悲剧曾十五次出国参加各种国际戏剧节的演出,并多次做学术报告,到过欧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
1986年,罗锦鳞带着《俄狄浦斯王》参加第二届国际古希腊戏剧节;1988年,罗锦鳞带着话剧《安提戈涅》到希腊演出。
1995年,罗锦鳞获河北省第四届戏剧节导演一等奖,所演剧目获演出奖等13项奖。
人才培养
罗锦鳞长期坚持在学院教学第一线上,培养了大批导演和表演人才。1984年,罗锦鳞开始执教中央戏剧学院干部进修班。
据2024年2月中央戏剧学院数据,罗锦鳞撰写教材和文论达80多万字。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罗锦鳞的父亲
罗念生是翻译家、古希腊戏剧专家,翻译希腊名著30余部。他的母亲是京剧名票,弟弟是罗锦文,女儿罗彤在希腊传播中国文化,创办了希腊第一个民间中国文化中心。
人物评价
罗锦鳞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导演艺术家之一,并享有一定的国际声誉。(中国中央电视台评)
罗锦鳞先生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戏剧导演,秉持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致力于通过中西戏剧融合,孜孜不倦向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将优秀的西方戏剧引入中国排演,并进行时代化、本土化的改造,为中国戏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将中国人排演的古希腊戏剧成功推向世界,特别是将中国戏曲中的审美范式、表演程式、精神价值与古希腊戏剧审美情趣完美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包容性,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尽心尽力,取得了瞩目成就。(第九届“会林文化奖”颁奖词)
罗锦鳞先生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融合东方的审美精神与西方的戏剧神韵,使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紧密融合、交相辉映。他对戏剧事业诚挚而执着的坚守,值得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时任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
黄会林评)
82岁的罗锦鳞很“潮”。电脑、微博、微信、拍照,样样精通。罗锦鳞一生追求新,用中国戏曲演绎希腊戏剧,罗锦鳞一直是探路先锋。(《光明日报》评)
罗教授(罗锦鳞)在探索古希腊悲剧、东西方戏剧的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上做出了突的贡献。(中央财经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