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早教工作者
罗静,国内首档科学育儿脱口秀《静观育儿》主讲人,中科院心理所博士,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她是一位早教工作的实践者,也是一位成长中的妈妈,1977年生,四川人。
人物经历
参加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心理学分会场“现代心理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论坛”,做主题单元报告;
参加首届全国网络成瘾研讨会,做专家报告;
参加澳大利亚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做小组发言;
撰写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应激耐受性与心理负荷的神经应答模式研究》;
参加“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问题研讨会”,并代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与促进研究中心做专题发言;
撰写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关于流动儿童心理行为研究与干预》;
起草《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委员会成立》章程;
撰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灾后(5.12)妇女儿童心理康复与促进项目申请书;
撰写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现代化探新》;
带领学术队伍创立“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
任积木宝贝学术总监,促进中国早期教育的科普和落地;
制作国内首档科学育儿脱口秀《静观育儿》,并运营育儿科普账号“静观育儿”旨在向广大父母传播更多公益 的、也更加科学成体系的早期教育知识。
积木宝贝副总裁罗静博士亮相《非你莫属》招贤纳士
人物观点
教育理论
三维平衡:
即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整体性,不分割孩子的成长发育进程,强调孩子早期在“体能、智能和心理能力”三方面的全面平衡发展。尤其关注心理能力的发展。体能是所有父母的第一个关注点,智能是中国家长一直以来的侧重点,而心理能力,却往往被忽视了。
特别是在体能和智能不分高下之时,心理素质的高下,更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力。因此,要想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需要的不是急功近利的爱,而是更加科学的爱;不能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将孩子的身心发展看成一个全面的整体,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而平衡的环境,真正建立起孩子为了应对这个世界的,综合而强大的“抗体”。
精彩语录
有不少父母问:之前做错了太多,觉得很对不起孩子。想弥补的话,该怎么办? 话语中都有很明显的焦虑。可是,事实是:紧紧抓住过去,就限制了自由,想控制未来也会如此。 如果因为曾经的错误而想要加倍弥补,那就已经犯了另外一个极端的错。接纳现状,掌握基本的技巧,顺其自然最好。
一些父母问,怎样教孩子认字呢?孩子测试的智商不高怎么办? 后来一分析,发现造成孩子智商发育延迟的根本原因,其实在心理。安全感缺失,直接造成孩子探索欲望低,无法从小世界里走出去,游戏机会大大减少。 没有游戏,孩子如何学习? 智力其实就像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是可以通过训练一步一步习得的技能。心理能力却像是操作系统,是应用程序得以运转的基础。 知识很简单,心灵却很难。
多数时候,人都有一种倾向:问题出现的时候,希望立刻解决,否则就会心烦意乱。这种心态肯定不切实际。也有一类人,属鸵鸟的,埋头等问题自己消失。这种心态更不可取。
收到的留言中,有少数妈妈有轻度抑郁的倾向。 这些妈妈眼里看到的更多是失望甚至无望。可是现实真相却是,温暖、爱、希望,和无助与困境,都是同时真实存在的。 每天有多少汽车安全通过高速公路,都超过时速120公里;绝大多数戒烟成功的人依靠的是他们的力量,而不是专业治疗。所有的孩子都能学会说话,并不需要精确的训练。80%人们担心的事情,并不真的会发生。绝大多数人,都会从创伤事件的影响里恢复过来。 幸福、快乐,不是遥不可及的事物,而是一种可以被训练出来的能力。每个人都有机会。
一位妈妈问,真的很爱孩子,可是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又总会莫名其妙地愤怒。真不知道,那些怒火到底从哪里来? 另外一位妈妈几乎要下定论:这孩子就是属于难养型的吧,每一次哭闹,都几乎无法靠近,怎样都没用。 这位妈妈本身就很倔强。所以,孩子的行为,其实是妈妈情绪的投射。 大家有没有发现,“倔”是一个很有趣的字。左边是个“人”,右边是委屈的“屈”字——一个委屈的人。 倔强的大人,表面强势,其实内心脆弱。因为他们的小时候,大多关爱缺失,不被父母理解。在他们的逻辑里,只有坚持、执拗、甚至歇斯底里下去,也许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倔强的孩子同样如此。在他们哭闹不止的时候,恰是他们最需要获得父母关注和爱的时候。孩子哭闹,从来不会莫名其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接纳,倾听。
很多妈妈问,怎么才能给孩子建立规矩呢?其实从1岁之前,就要开始有意引导孩子先学习等待。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教孩子去理解某样规范,就要先给孩子消化的机会,让他们去预热、学习和适应。不能孩子小的时候觉得小,没必要立规矩,等孩子大了发现问题来了想起来该立规矩了,就要强硬去立,这其实是“土匪”逻辑。
在孩子眼里,父母不能陪在身边,没在眼前,就是不爱他们。从这个意义说,孩子的智慧是惊人的。 因为后来,积极心理学家这样说:什么是能够赠与最爱的人的最有价值的礼物呢?那就是时间。因为时间是完完全全不能再生的。
曼德拉先生说: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能用它来改变世界。 他也说: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战胜恐惧。勇者不是感觉不到害怕的人,而是克服自身恐惧的人。 其实,人生中,没有放不下的情绪,过不去的坎。之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还纠结着,其实就是经历得太少或开悟得太晚!
人物作品
《静观育儿》脱口秀
《静观育儿》脱口秀,是国内首档科学育儿脱口秀,在爱奇艺网站上设有专区,关注妈妈们最困惑的育儿难题,传递系统的科学育儿知识。静观育儿微信账号,配套《静观育儿》脱口秀,微信上有大量儿童发展心理学科普知识,大量真实育儿案例解读,并且提供长期一对一育儿咨询,“静”距离为父母打造私家育儿方案。每周还会给微信好友发一次福利!
《爱,从懂孩子开始》
无论我们生活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对孩子都拥有同样的爱。然而,因为不懂孩子,很多父母往往在用一种错误的方式表达着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体能、智能和心理应平衡发展,即三维平衡。而其中对心理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但却又常常被广大父母忽略。本书着力于帮助父母建构孩子安全感、意志力和目标感这三方面的心理能力。在此过程中,父母还可以从书中学习爱的技巧、接受爱的训练,真正找到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与孩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通过“懂”,让孩子们更快乐、更幸福地成长,正是早期教育的意义所在!
这是其“静观育儿”公众微信号原创内容的精选集。作者完美地将专业知识与自身的育儿经验、早教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并融入大量微信后台粉丝的育儿困惑,很好地抓住中国父母们在育儿问题过程中正面临的主要困惑,分别从夫妻关系、育儿原则、育儿误区、育儿技巧、亲子陪伴、孩子习惯养成、孩子入园、亲子游戏、三维平衡测试等角度入手,详尽探讨了各年龄段孩子成长的特点,从身体、智力和心理三个维度平衡发展的角度科学地给出积极的育儿建议和解答,并给予年轻父母专业的心理指导和帮助。本书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对早教工作者、年轻父母及其家人都有实用价值。
出版图书
职业
早教专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博士后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主任
《我和宝贝》杂志专栏作家
《北京晨报》教育专栏作家
《营养与优生》杂志专栏作家
山西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嘉宾
黑龙江广播电台母婴频道特约嘉宾
科学早教育儿电视节目《积木宝贝闯世界》特约嘉宾
国内首档育儿脱口秀节目《静观育儿》主持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5 10:4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