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感文化
文学领域术语
罪感文化,就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其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可以定义为罪感文化。从这个定义上来理解,意思就是在“罪感文化”社会中,人如果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就会感到是有罪的。这一点,与我们惯常所认为的“天主教”中的“人生来是有罪”的说法略有不同。但也还是能够从“罪感文化”的定义中得到解释,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一开始便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听信了蛇的谗言,偷吃了禁果,犯下了罪恶,并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产生
在西方基督教传统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迟早会给人的善恶打分,也就是审判。西方基督教“原罪说”是在西方文明的滋养下成长的,人自然摆脱不掉此种“罪感”,那么细细地对这“罪感”加以剖析,自然也便有助于更好地参悟晦涩西方经典文本的深层价值指向。罪感文化之所以是西方精神世界的基底,其本质原因在于西方的基督文明。罪感的产生无非是‘我’犯了罪,而后形成的心理机制,是人自觉意识到自身的不圆满和恶性恶行,这些认知都是从全知全能的上帝那里比衬出来的。众所周知,“原罪说”是指人背叛了上帝,经不住外在恶魔的引诱,还有人内在欲求的冲动,以至辜负上帝的厚爱,做出了违背神圣意旨的罪行,远离了生命的本真状态。正是因这不当的行为导致人必须忏悔救赎,以待再次投入上帝的怀抱,达到人神的和解。忏悔的前提是承认罪行,承认救赎之旅是通往神性的必由之路!那么显而易见,罪感的实质是一种负疚,是认可人类自身的破缺,是以上帝作为终极灯塔来指向人的行为意义。‘我’在上帝面前有罪,‘我’要向上帝忏悔;‘我’的忏悔,可使‘我’能回归到上帝的仁爱下。这便是罪感文化的一个圆形内在结构,从上帝那里出来,最终回到上帝!所以,从这文化本身着眼,我们得知:人是渺小可悲的,生命是脆弱卑鄙的,人不可能凭借自身所禀具的才智去认知这个世界,人唯能做的便是扑倒在上帝的脚下,祈求上帝神性的光辉普照‘我’!
但是明白了自身罪孽的深重,并不能感化上帝,消弭“罪感”,关键所为在于具备了复归上帝的“禀赋”。上帝是个参照系,我们知道他是完美无缺的,因此落到实在的具体行为就是爱、爱、再爱,无限制的以上帝为崇高的榜样(当然,这种榜样只能是人类无限的趋同但永远无法企及)。为什么言及‘爱’?因为罪的存在已然是事实,这是无法消除的,所能做的只能是加倍的补救。正如我伤害了一个人,我已无法倒拨时钟来改变历史,怎么获许她的谅解,那只有加倍的对她好,让伤害在洪水般的爱意面前变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推及至上帝面前,就是爱,爱上帝,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朋好友,爱人类,用全部的生命涌出爱的力量。
内涵
罪感文化出发点和终极指向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为的都是“劝人向善”,并最终建立一个“善”的社会。劝善的方式都是使人在社会生活中,一旦违背了那个“道德标准”便有一种心灵上的不安,会有一种懊悔、羞耻和罪恶的感觉,同时使人为了解脱这种不安而不再犯下相同的过错或罪恶,从而达到减恶增善的目的。
若要打开上帝的天堂之门,爱的能力、爱的禀赋是唯一的一把钥匙。人类犯下了罪恶,人类是无知卑鄙的,人类是欲念无穷的,‘我’明白我有无法克服的顽疾,‘我’是一个罪孽深重的魔鬼,这无情无序的人的世界更是利欲熏心、倾轧迫害;爱是人类在恶的海洋里最后的孤岛,是人类在悬崖边摇摇欲坠时握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的野草。爱是不能遗弃的!
至此,由罪感生发出的意义对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的影响便彰显了。个体的人是欠缺的,他的生命应当时刻反思,“距离上帝”的路有多远成了永远的追问。‘我’的心每分每秒都在承担负荷,上帝绚丽的光环投射出了我的阴影,我清醒地认识到无数的眼泪在流淌,无尽的哀吟在叹息,我的爱到底给了谁,付出了多少,够吗?默默的冥想,一双双孤苦无告的泪眼在凝视着我,上帝仁慈的双眸在注目着我,一种博大的人文情怀充溢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中,人的一生便是在荣现上帝般的“爱”!所以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文化和文学!
作用机制
“罪感文化”中,人一旦觉察到自己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便会有一种深重的罪恶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恶行不被人发现,自己也会受到罪恶折磨,尽管这种罪恶可以通过忏悔来得到解脱。”也就是说,“罪感文化”中的那个向善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那迈向善心世界的脚步,无须他人的催促便在灵魂的深处不停地向前迈进着。
对此,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不朽名著《罪与罚》中,给我们细致地描述了这个过程。拉斯科利尼科夫开始认为,杀死那个年迈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伊万诺芙娜,把她的钱用于一个有志于改造社会的青年的学习,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然而,等他真的用斧头杀死了那个以剥削他人为生的老太婆后,尽管他的恶行并没有被人发现,甚至警察已经捉住了两个嫌犯,可他却仍然深深地为这种罪恶而倍受煎熬。拉斯科利尼科夫自从走出那个血淋淋的现场之后,心灵上便一刻也没有得到安宁,罪恶感始终弥漫在他灵魂的每一个角落里。他想尽一切方法,比如他倾其所有来救助他人,他用不同的方式来折磨自己,可无论如何他都感到无法赎清那个罪恶。最后,他只好去自首,主动地在肉体上接受流放的惩罚,在精神上皈依上帝来救赎自己。在拉斯科利尼科夫身上,我们感到了“罪感文化”的力量。
社会景象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的那样,在“罪感文化”下,常见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习惯于忏悔。在拙作《忏悔的土壤》中我曾说:“忏悔是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以求得他人的宽恕和容忍,是彻底、完全和自愿地改正过错的心灵基础,是对过错发自内心深处的自我惩戒。”人们通过忏悔来获得灵魂上的罪恶感的解脱,尽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与此相对应,在“罪感文化”中,人们也赞赏勇于承认错误、公开道歉和真诚悔过的行为。二战之后,德国的政治官员面对全世界人的目光,跪倒在犹太人受难碑前的行为,便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认同。反过来,这种赞赏忏悔的做法,又对主动、自觉、勇敢地承认过错产生出激励作用,从而强化了“罪感文化”的力量。
从理论上分析,注重内省、内动的“罪感文化”,由于它以内因为主,应该说,只要这种文化发生作用,其运行机制是比较周密的,没有多大的漏洞可寻。一个人只要犯下“罪恶”,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无须外力的参与,灵魂上便会感到不安。只要“罪感文化”这台机器运行起来,便很难从罪恶感中逃脱出来。因此,乖巧的人,做下了恶事,有了恶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千万不能让人知道”,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隐瞒、隐藏、掩盖他所做下的丑行、恶行。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6 21:11
目录
概述
产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