羃䍦
古代帽饰
羃䍦,一种独特的古代帽饰,最早出现于晋代,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唐朝之后主要是女子穿戴,用来遮蔽面貌,不让路人窥探。
唐代前期,妇女骑马或出行还得带着“羃䍦(mi lí)”,近似于面纱,用来遮蔽面貌,不让路人窥探。羃䍦作为一种独特的古代帽饰,在历史上延续了近500年。主要用来遮蔽容貌及身体,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晋代,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时主要为妇女使用。羃与䍦最早分别指代两件物品,即巾帛和白帽。直到晋代,“羃䍦”两字才组合在一起才出现。羃䍦不仅能够遮蔽全身,有些还用图案或者饰物进行装饰。南朝梁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之一云:“羃䍥悬青凤,逶迤摇白团。”诗文中讲到羃䍦上附有青凤图案。梅尧臣的《陌上二女》中则有:“素手搴羃䍦,柔纤明春荑。”自明代以来,杨慎、方以智、沈从文、杨机、周锡保等学者曾对羃䍦形象进行过专门探讨,但由于缺乏实物资料佐证,当时对羃䍦具体形象的讨论限于文字记载。自武周朝之后,风气更为开放,妇人未必都要佩戴羃䍦,往往只带帷帽便可策马驰骋。宋代开放程度不比唐朝,女子出行一般要戴上盖头或是“羃䍦”以遮蔽面容。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初的女子外出时须戴上羃䍦或帏帽遮蔽容颜,以避免路人窥视。然而,“则天之后,帷帽大行,羃䍦渐息”。唐朝中后期,自信女子不再被严格拘于内室之中,她们开始揭去羃䍦,骑乘于市井之间;在有男子参加的公开的佛教庙会中,她们也会穿着低胸的衣服,展现自身的女性魅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8 12:1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