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地体
地层类型
羌塘地体,南起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北到红山湖-西金乌兰湖-金沙江缝合带,地体上有一套浅变质岩石,是否为古老基底尚有争论,但是古生代以来的地层基本未变质或只有很轻微的变质。
古生代至侏罗纪几乎为连续沉积,只在二叠三叠纪时北部局部有抬升和岩浆火山活动,属金沙江带的伴生岛弧岩浆作用。白垩纪以来都为分散的陆相红色盆地堆积。变形属对挤式盖层褶皱,形态宽缓,两翼比较对称,总体上由复向斜、复背斜组成。由于在日土地区存在冰海相杂砾岩的冈瓦纳相堆积及相应的冷温型生物群,而在唐古拉以东则缺乏这套沉积,并有暖温型的扬子型生物群存在,从而有人提出在羌塘地体内部存在一条缝合带,即澜沧江-双湖-龙木错(又称查桑-茶布)缝合带,并由此分成了西南羌塘和东北羌塘(又称唐古拉)两个地体,并进一步认为该缝合带即为冈瓦纳大陆的北界。但是直到现今从不同人员和不同时期的工作看,认识上还有较大差距,似乎对这条带的工作还很不够,新的工作表明,这里没有存在过一个大洋,因此也不存在缝合带;沿这条带,大陆可能曾经发生过破裂拉张,以致出现过一些小洋盆地,这些盆地消亡时留下了这条带状遗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22:3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