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话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群语言
羌语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总共有12种现行语言。
羌语情况简介
羌语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羌语的支属问题,借助同语族有关亲属语言的平面比较后,初步提出在藏缅语族内设立一个羌语支。后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被研究的语种的增多,80年代初,在一些文献和著作里正式提出了羌语支的说法。
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12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它们是,羌语、普米语、木雅(古称“弥药”)语、嘉绒语、尔龚语(道孚语)、扎语(扎坝、扎巴语)、却隅语、贵琼语(鱼通语)、尔苏语(栗苏语、多续语)、纳木依语、史兴语、拉乌戎语和西夏语(文献语言)。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的影响大。有些学者认为嘉绒语应属藏语支,还有些学者认为西夏语应属彝语支。
羌语特点
语音方面复辅音丰富,单辅音声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但很少有松紧,韵尾大体已丢失,声调的作用不大;语法方面,人称代词有格,量词与数词结合为数量型,但不如彝语支丰富,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后缀方式表达,各语言表示相同语法意义的前后缀有明显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词没有级的范畴,结构助词比藏语支语言丰富;词汇方面,有较多的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左右,最多达30%。
普米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兰坪县、维西县、永胜县、丽江县及宁蒗县新营盘乡以南地区;北部方言分布在宁蒗县新营盘以北地区、四川省木里、盐源和九龙等县。
木雅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约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布于康定、九龙、雅江县境内,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勒,其语受汉语影响较大;西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雅”,其语受藏语影响较大。
嘉绒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语言,嘉绒语的动词形态相当丰富,除了时态,还表示人称范畴:动词的人称和数与主语/宾语一致。
尔龚语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龙、炉霍等县部分地区。说这种语言的人自称“布”或“布巴”,藏语称之为“道坞格”,学术界取名为“尔龚语”,约有35000人。道孚境内一共4个土语区,即鲜水乡土语区、上甲乡土语区、杀冲乡土语区、孔色乡土语区。
扎语亦称扎坝、扎巴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扎”或“扎巴”, 约有15000人,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康定、九龙4县境内。各地扎巴语在语音上差别较大,其土语区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贵琼语主要分布在康定县鱼通区的时济、舍联、前溪、麦崩等乡和金汤区的三和乡,人口约7000人。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葛羌”,藏语称之为“恶通格”,学术界取名为“贵琼语”。
尔苏语内部差别较大,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方言区。操东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尔苏”或“鲁苏”。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多续”。西部方言划分为呷尔土语(说这种语的人自称为“普”、“鲁日”或“普鲁日”)、里汝土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里汝”)两个土语群。使用尔苏语的人口约有16100人?。
纳木依语是我国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有5000人使用的一种不同于藏语的语言。解放前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二者之间未构成方言差别而是土语的差异。经初步比较研究,纳木依语与羌语支的语言最接近,特别是与尔苏、木雅、贵琼等语言相比较,同源词多,语法特点接近,许多语法范畴在起源上有很多共同性。
史兴语又称“虚糜语”或“虚糜藏语”,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水洛乡部分村寨,使用者约 2000 人。史兴语是面临消失的语言,尚未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目前只有孙宏开(1983年)和黄布凡、仁增旺姆(1991年)做过初步介绍。
现在的羌语
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操这种语言的羌族居民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这些都是同一名称在不同地区的语音变化,使用羌语的人口约有12万。羌语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此外还有极少部分分布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
经过调查研究证实,羌语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两大方言分歧的主要特点是,南部方言大都有声调,声调有区别词义和形态的作用,北部方言没有声调,但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韵尾。两种方言的基本词汇是相同的,虽然这些词在读音上有些差异,但有严格的语音对应规律。北部方言的语法表现形式比较复杂,用形态手段来表达语法规律的情况比南部方言多。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小,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大。北部方言区靠近藏区,使用藏语借词和反映牧区生活的词较多,南部方言区靠近汉区,使用汉语借词和反映农区生活的词较多,并且还可以有和汉语相同的语序出现在口语中。北部方言有镇平、曲谷、回龙、黑虎、渭门、维古、茨木林、麻窝、芦花等9种土语;南部方言有雁门、龙溪、绵篪、蒲溪、木卡、桃坪等6种土语。
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县北部的赤不苏区、较场区、中部的沙坝区、黑虎乡、永和乡,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松潘县的镇江区、热务区,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9万。其特点是,大多数地区有颤音,复辅音比较丰富,单元音都分长短、卷舌与不卷舌,有丰富的辅音韵尾、带辅音韵尾的韵母也比较多,有重音,没有声调,轻重音在构词、构形等方面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构词或构形中有许多语音变化现象,如辅音的弱化、换位、交替,元音的和谐、脱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词没有“格”的语法范畴,指示代词只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动词有人称、数、时间、态、体、式的语法范畴。
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理县通化区、薛城区、汶川的威州区、绵篪区。20世纪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33000人。南部方言的特点是,没有颤音[r],大多数读作[dz]或[l],复辅音较少,北部方言的复辅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读成单辅音,有声调,起区别词义和形态的作用,没有重音。南部方言内部各地词汇差异较大,与北部方言相比,同源词所占比例少。
现在,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两种语言,在公路沿线,除了老年人、壮年人还能说羌语外,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越来越少。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
相关内容
《羌族拼音文字方案》
《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背景
岷江、湔江上游地区羌族因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通用汉文。中古羌人在寻找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手段中,在西夏王朝元昊的大力主张下还创造、使用过西夏文字。遗憾的是,现在鲜有学者能释读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根据西夏语的本质特点而创制的,自称“蕃文”或“蕃书”,属表意文字类型,总共有六千余字。省形和省声现象比较普遍,极少象形字和指事字。西夏文字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被制定出来,既是党项羌民族富于智慧的表现,同时也为西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
此后,西夏文书告示一律用新文字书写。《西夏书事》卷十二载:“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浩牒尽易蕃书。”“并特设‘蕃学院’,以培养西夏文人才。”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不仅种类繁多,且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官私应用文书,有学术价值很高的法律、历史、文学、医学等方面的著作,有多种类型的字典、辞书,有一大批译自汉文的儒学经典和兵书要籍,有众多佛经等等。
但是根据“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用来表述语言”的观点,汉文和西夏文都不能算作现代羌族的文字,因为它们皆不能表述现代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从五十年代起,党和政府对羌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就十分重视。1956年,中国科学院派出过民族语言第七工作队川北组,阿坝州成立了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室,对羌语进行过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阿坝州民族语言研究室还作过以羌语北部方言麻窝土语为基础和标准为羌语创制拼音文字的尝试。后来由于诸多原因停止了这一工作。
1978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羌族群众及干部再次提出创制羌文的要求。从羌族人民的实际愿望出发,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根据省政府的指示,于1984年派出语言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就羌语的分布、使用情况和羌族是否需要文字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1989年7月,省民委组建了“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领导小组”,下设创制办公室具体负责这一工作。创制办公室从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北川抽调12名羌族专业干部组成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创制骨干队伍。小组成立后立即召开首次工作会议,对创制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安排,并于1989年11月1日举办了为期5个月的首届“羌语言研究班”,完成了对12名骨干人员的专业研究培训。领导小组还聘请了孙宏开(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黄布凡(时任中央民族学院民语三系副教授)、瞿蔼堂(时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三位民族语言学家为顾问,指导帮助调查工作的开展。
创制办公室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标准音点。由于五十年代阿坝州民族语言研究室确定的羌语标准音北部方言麻窝土语使用者在划分民族成分时被划为藏族,因此,重新进行羌文创制工作必须首先确定新的标准音地区。1990年1月,创制办公室一行11人深入茂县曲古、洼地、三龙等乡进行了更细致的调查,写出了《羌语标准音选点调查报告》,并在领导小组会议上进行了汇报,会议讨论后决定羌文的设计以茂县曲谷话(曲谷土语使用人数多,人口集中,通行面光广,羌语语音保存较完整,语音辐射面宽,能兼顾南北两大方言区)为标准音。1990年3月至6月,创制办公室8名同志分别在孙宏开、黄布凡两位教授的指导下,深入羌语标准音点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弄清了羌语标准音点的语音、语法、构词等情况,为《方案》设计提供了可靠科学基础,并在中国人民大学语音实验室进行了语音实验。
1990年7月,创制办公室人员和三位顾问集中在北京进行设计工作。羌文设计使用26个拉丁字母,充分注意吸收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创制拼音文字案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方案》的初步草案。在全国第五界民族语言学术研讨会(西昌)期间,创制办公室用书面或当面请教的方式向全国的民族语言学专家征求意见。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字学家周有光、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马学良教授、时任国家语委副主任王均教授等40多位专家教授充分肯定了方案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均认为“方案可行”,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创制办公室分别在西昌、成都等地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反复推敲、精心修改,最终在1990年9月形成了《方案》(草案)。
随后,创制办公室在标准音点地区曲谷乡进行了小范围试点。参加学习的羌族农民考试平均成绩为81分(百分制)。试点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方案是可行的。1990年10月底,领导小组召开了会议,听取了创制办公室试点情况的汇报,并根据在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工作。11月上旬,领导小组审定通过了《方案》(草案),紧接着又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试点。1991年4月6日,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最后审定通过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并决定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在羌区推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991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批准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并按国务院(1991)32号文件规定的有关程序上报国家民委,同时指示省民委有关部门抓紧做好实验推广试点工作。1993年3月,国家民委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召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民族语言委员会等6个单位的17名语言文字专家召开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审查鉴定会,一致认为:“《羌族拼音文字方案》采用26个拉丁字母表示,汉语相同的音采用相同的字母表示,羌语特有的音采用双字母表示,设计合理,能够科学、系统地反映羌语特点,是一个好方案,在试点中得到了羌族各界的肯定,证明是可行的”,并同意在四川省羌族地区试用推广。
《羌族拼音文字方案》推广情况
1992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召集省民委及省级有关部门领导同志专门研究了羌族拼音文字的试行和推广问题,并作了周密的安排部署。省民委、省语委先后召开了三次羌文工作会议,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和安排。省政府批转的关于加强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把羌文的试行和推行工作列为了四川省语文工作的重点,省民委、阿坝州、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县各级党政都把羌文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省民委配备了羌文专业干部,并组建了四川省羌文工作组,编译了《羌汉词汇手册》、《简明羌汉词典》,编写了《羌文扫盲课本》、《羌文师资培训材料》以及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羌文读物数种,译编了小学语文、数学教材,组织进行了六期羌语文师资骨干培训,培训师资300余人。
截止2000年,共有30多名羌文专业专科生和85名中专生分别在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威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成为羌文教师或其他工作者。四川省羌文工作组在羌语分布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县的30多个乡镇200多个村、组开展了羌文扫盲教学,有近2万人参加了扫盲学习,90%以上经过考试达到合格要求。此外,还在上述地区50多所中心小学和村小的130个教学班以及5所中学开展了羌汉双语教学试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15:08
目录
概述
羌语情况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