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生银行(RecycleBank)模式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再生银行回收利用模式始于2002年美国费城,创始人为帕特里克(Patrick Fitzgerald)和罗恩(Ron Gonen)。
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是重整排放者、商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再生资源交易链与利益链,通过市场化经营和政府适度补贴,在排放者得到实惠、商家绑定更多的消费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 获得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和政府减少财政补贴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回收率,促进废弃物分流分类,实现再生银行(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商业运作。
运行机制
再生银行给每个家庭免费提供一个专用的装有RFID标签的再生资源回收桶,定期计量、收购排放者排放的再生资源。再生银行的回收车尾部装有自动获取排放者ID码的RFID检测装置,吊杆上配备的称重用的“再生银行标尺”,排放者在什么时间,投放了多少再生资源,都会被记录与储存下来,最后由“再生银行”的系统转化成排放者的积分。排放者每投放10磅可再生垃圾,再生银行就向他支付5美元,这笔钱划到专门为排放者开立的银行卡上。排放者拿着这张银行卡,可以到参加了该计划的任何一家商家消费,并可以享受折扣优惠。
操作步骤
第一步,在政府的支持下与环保机构合作或收购整合环保机构,扫清障碍,利用其资源和人力使整个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第二步,申请政府的早期补贴,作为启动资金。建立回收分类垃圾高科技体系。
第三步,住户每投递10磅
可回收垃圾,菲茨吉拉德就向住户赠予5美元。钱每天支付一次,划到专门为住户开立的银行卡上。
第四步,住户拿着银行卡,可以到参加该创意计划的任一公司或商家消费。
第五步,商家从持卡住户的消费中获得利润,然后拿出其中10美元(比如占利润的30%)支付给菲茨吉拉德。
第六步,菲茨吉拉德又将每天获得的垃圾卖掉获得盈利,政府每年1200万美元补贴也成为其利润。
运行成效
再生银行在费城的试点非常成功,垃圾回收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75%,政府补贴由试点前的4000万美元降低到1200万美元。再生银行的业务已经扩展到了纽约、宾西法尼亚、弗吉尼亚、新泽西等6个州的70多个地区,并发展到了英国。联合创始人罗恩因此获得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2009 年度
地球卫士奖。
美国固体废弃物收集、回收、处理、加工及销售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以市场化为经营原则,通过刺激竞争、签订长期合同和鼓励技术创新等手段,吸引私营部门投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004年1月17日,费城西部橡木路(West Oak Lane)社区的1600名居民在“垃圾回收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自此“再生银行”的试点正式开始。
不出所料,试点很成功,垃圾回收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了90%。罗恩说:“这个构想被证明是行得通的。之后,各个社区都主动来找我。我们选择了一些几乎没有任何回收系统的城市,并回收了这些城市所产生垃圾的40%。不能回收的都放到填埋场处理。 ”之后,再生银行开始陆续覆盖费城大大小小的社区。
2008年年底,计划扩张到全美国。更多的商家也找到了再生银行。菲茨吉拉德举例,有次去和一家快餐店谈,希望对方加入再生银行计划。谈了半天,对方仍然犹豫不决,因为要从装进口袋的利润里拿一部分出来,“比割自己的肉还痛”。菲茨吉拉德起身就走,只留下一句话:“下午我们去另一家谈。 ”结果走出去不到一个小时,这家快餐店的经理就打电话来,同意参加。
“他们为什么要同意,就是怕我把这个地区的消费者全带走了。如果我去了另一家快餐店,整个模式一形成,消费者得到实惠,肯定往那个地方走。 ”菲茨吉拉德底气十足,“道理很简单,两家快餐店的商品质量、服务相差不大,如果其中一家为人们生活的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价格上还有优势(住户动用银行卡上的款项),你说消费者愿意选择谁? ”
有400多家商家参加了这个计划,包括
可口可乐、卡夫食品、全食超市(Whole Foods)、家得宝(Home Depot)、连锁药店 Rite Aid等等。在商家不断涌入的同时,政府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通过商业运作解决全民关注的环保问题,再生银行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如果该项目覆盖的范围更大,参与的企业更多,将会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良好的正循环生态系统。到时候,不需要政府补贴一分一厘,它自身就能很好地运转。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凡是参加的企业,政府在税收、土地、资源调配等方面都会给予适当的照顾。 ”
再生银行已经回收了近三亿六千万吨垃圾。它正在向他们的目标——“美国最大的垃圾回收公司”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