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感染力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美学的感染力》是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彭锋。
历史背景
本书主要讲到,美学学科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美学学科的历史变迁,美的本质问题及其演化,审美还原问题,审美创造的发生机制兼谈宗白华美学的意义, 美是真理的显光,美是道德的象征,自然美的现代意义,艺术和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的历史变迁,美学范畴,美学体系的矛盾及其克服,美学的新趋势,美学和美好生活,当代中国美学方向探寻。
作者简介
彭锋,1965年生,湖南祁东人。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副教授,兼任中华全国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2001学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2002-2003学年任韩国成均馆大学访问学者。第15届世界美学大会亚洲美学论坛特邀小组成员(日本,2001)。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西比较美学。出版学术著作有:《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美学的意蕴》、《生与爱——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哲学根源》、《实用主义美学》(翻译)、《哲学实践》(翻译)、《中国文化导读》(合著)等。
目录
走向生活智慧的美学——代前言
第1章 中国为什么有“美学热”——兼谈美学学科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 20世纪的三次“美学热”
○ 美学的批判精神
○ 美学的创造精神
○ 中国文化的美学气质
第2章 从皇冠明珠到大众策略——谈美学学科的历史变迁
○ 关于摹仿和创作的学科
○ 美学在哲学学科中的具体位置
○ 美学的自然主义倾向
○ 大众时代的审美策略
○ 中国学者应该有自己的立足点第3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谈审美的普遍性和先天性问题
○ 美作为一项最普遍的价值
○ 爱美之心的生理基础
○ 爱美是人的自由本性的显现
○ 在创造中的“美的规律”
○ 从“好之”到“乐之”
第4章 美在境界——谈美的本质问题及其演化
○ “美是难的”:美的本质问题的提出及其困惑
○ 日常意义上的“美”和美学意义上的“美”的区分
○ 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境界美
○ 审美境界是一种本然的人生境界
○ 自然全美
○ 人生境界的不同层次
第5章 审美与还乡——谈审美还原问题
○ 对审美的不同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生命体验
○ 审美还原问题的提出
○ 西方美学史上对审美还原的认识
○ 中国美学史上对审美还原的认识
○ 审美还原在现象学还原中的优先地位第6章 大乐与天地同和——谈审美愉快及其根源
○ 美感与官能快感
○ 美感与高峰体验
○ 美感与惆怅
○ 大乐与天地同和
○ 审美与快乐在时间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 乐的基本特征
第7章 块然自生——谈审美创造的发生机制兼谈宗白华美学的意义
○ 创造的发生机制
○ 作为宇宙本体的“生”的导出
○ 中国哲学对作为宇宙本体的生命精神的认识
○ 宗白华美学的特殊意义
○ 关于作为宇宙本体的“生”的几点说明
○ 天才艺术对作为宇宙本体的“生”的体现
第8章 美是真理的显光——兼谈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 美与真的冲突
○ 美与真的统一
○ 美是真理的显光
○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第9章 美是道德的象征——谈美与善的关系
○ 美与善的差异
○ 美与善的统一
○ 美的独立价值
○ 美与善的深层关系的探讨
○ 当前的道德危机及其审美重建
第10章 自然美的现代意义——兼谈美学视野中的环境保护
○ 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体系
○ 自然美的困惑
○ 环境保护和肯定美学
○ 自然美对美学基本理论的启示
第11章 工匠、大师和巫师——谈艺术和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的历史变迁
○ 艺术的定义
○ 艺术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 当代艺术定位:大读者,小作家
○ 假唱的美学透析——当代艺术难题分析之一
○ 艺术的历史演变
第12章 什么是美学范畴——从文化大风格到先验情感范畴
○ 美学范畴作为审美文化的大风格的凝聚
○ 几种主要美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 美学范畴研究的一种新视野:美学范畴作为先验情感范畴
第13章 直觉与联想——兼谈朱光潜美学体系的矛盾及其克服
○ 直觉与联想的矛盾
○ 看戏与演戏的矛盾
○ 文艺与道德的矛盾
○ 艺术与自然的矛盾
○ 矛盾的原因和意义
第14章 当前美学的新趋势——兼谈李泽厚与实践美学
○ 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之争
○ 李泽厚与实践美学
○ 美学作为艺术批评的一种手法
○ 建立底线美学的设想
第15章 美学和美好生活——兼谈美育的意义与问题
○ 如何理解人生及其世界
○ 美好生活的三要素
○ 美育的意义和问题
第16章 超越现代性——当代中国美学方向探寻
○ 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符号学结构
○ 现代性的美学困惑
○ 分析对美学的抑制
○ 后现代的美学转向
○ 后现代美学的困境
○ 中国美学突破“现代”困境的哲学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6 07:54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