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
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
美岱召(蒙古语“美岱”意为弥勒)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是内蒙古地区重要藏传佛教建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京藏高速公路的北侧,东距包头市约50公里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美岱召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它是喇嘛教传入蒙古的一个重要的弘法中心。寺周围筑有围墙,土筑石块包砌,平面呈长方形,周长681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
建筑分布
美岱召依山傍水,在建筑上更有独特的风格。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
经过修缮的美岱召城门,古朴典雅,虽说没有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是透着黄教韵味。
美岱召作为大明金国“都城”,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皇城”,又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时期的一个重要弘法中心、藏传佛教圣地,它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上均有一定价值。
美岱召四周筑有高厚的城墙,敦厚结实,可以抵御军队的炮弹和骑兵的突袭。整个城池略呈长方形,墙高约4米,周长681米,四角建有角楼。佛殿墙壁上的壁画,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供奉佛像的殿堂就在城内,山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颇为特别。
主要建筑
历史沿革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归顺了伊斯兰教,但是它在家乡的子孙接受的是藏传佛教。明隆庆年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取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朝廷赐名福化城。活佛迈达里胡图克图志在弘传佛教,愿将释迦牟尼创立的一代大教献给生于斯、养于斯的于家乡父老。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他来到了草原此传教,主持寿灵寺的宗教活动。由于他的业绩明显,归化者众多,为了纪念他的成就,这座寺名也被人们称之为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
据史料记载,美岱召始建于明朝庆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拉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取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
王昭君一样,阿拉坦汗去世后,三娘子又按照古代北方民族遗留下来的“收继婚制”习俗,三次下嫁给阿拉坦汗子孙辈的顺义王,维系了土默特部长达40年的安定局面。明廷在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封她为忠顺夫人。
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在城内深处,为三层楼房,在“文革”浩劫中,由于将这座楼房殿宇充当了粮库,才使楼殿免于一劫,但殿内文物典籍失遗许多。
在城内东北方,有一座重歇山顶式建筑,这就是“太后庙”,亦称“三娘子庙”。庙里的檀香木塔,储放着三娘子骨灰。
仰望美岱召后的阴山,半腰上有一座险峻的山峰,上面高高地耸立着一座醒目的白塔。据土默特右旗副旗长杨二喜介绍,那座山峰叫宝峰山,山上的白塔里祭有阿拉坦汗的骨灰。作为一代枭雄的阿拉坦汗,去世后最先是土葬。后来三世达赖喇嘛内蒙古草原讲经时,起出阿拉坦汗的尸骨,进行了隆重的火葬仪式,并在宝峰山上建塔安置骨灰。
革命战争时期,乌兰夫王若飞等革命家都以美岱召为掩护,在这里开展过革命斗争。至今,美岱召里还存有乌兰夫革命斗争遗址,被地方政府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文物局为了保护美岱召内的文物,将投资2300万元对城墙各段和殿内彩绘进行了维修。土默特右旗政府也高度重视美岱召的规划和开发,投资1.04亿元建设了占地6万平方米的广场和博物馆,提升了美岱召旅游接待量。
2022年8月,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典藏文物
在美岱召大雄宝殿东部有座二重檐歇山式建筑,这就是“太后庙”。太后庙中曾供奉储藏三娘子骨灰。三娘子在历史上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明朝时蒙古可汗阿拉坦汗的第三妻,长期以来,她的手里握有土默特蒙古部落三分之一的兵权。由于她智勇兼备,才貌超群,深受阿拉坦汗的信任,并采纳了她与中原友好往来的主张。阿拉坦汗死后,她又执行了继续与明朝友好往来的政策,维系了土默特部与明朝和睦相处40多年的安定局面。
寺里殿内供奉佛像、菩萨像,并陈列法器,墙面绘有佛传故事和护法神像等内容的壁画。城内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还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大雄宝殿的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壁下方的一组蒙古族供养人群像。均身穿明清时期的蒙古族服饰,手中持念珠等宗教器物,表情谦恭一心礼佛。北侧一位头戴皮沿帽,身穿皮领对襟袍服的老夫人,容颜端庄,体态丰满,端坐在木几上,旁边有两个喇嘛侍立。
所获荣誉
2022年8月,入选内蒙古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
旅游特点
壁画
壁画是美岱召的一大特色。现存壁画1650平方米,形象地描绘了明朝时期蒙古金国政治、宗教发展状况,被誉为壁画博物馆。大雄宝殿内四周壁画从腰线部分一直到天花板,场面宏大,构图丰满,需仰视方能尽观。北壁正中绘有释迦牟尼巨像,背景绘有释迦牟尼的佛传故事画,如太子游四门、剃发出家、降伏魔女、得道成佛等,造型准确生动,富有人间情趣。下壁为四天王及伏虎罗汉、布袋和尚。东壁画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故事画,下壁是玛哈嘎拉和巧尔吉金刚以及巴拉登·哈蒙等多位喇嘛教中的护法神,这些壁画上的蒙古服饰很多都可在明肖大亨所著的《夷俗记》中找到依据。是研究明清蒙古史及民俗、服饰的宝贵资料。
庙会
美岱召庙会是纪念俺答汗皈依佛教而举行的灌顶法会。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为期大约一周,到21世纪初已有四百余年历史。21世纪初的庙会融旅游、商贸、文艺演出等于一体,每年吸引游客上万人。
自2009年起,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被定为三娘子旅游文化节。节日期间,不仅有传统庙会,当地还举办文艺晚会、二人台、山曲等地方小戏。土默特右旗有“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之誉。
博物馆
美岱召博物馆座落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广场,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
美岱召博物馆含四个单元(包括美岱召展览馆内容)。第一单元萨满信仰,表现蒙古民族在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以前的信仰形态。第二单元板升家园,表现明蒙关系由战争到和平的过程,表现中原农业、手工业、商业文明对塞外的影响。第三单元佛降九峰,表现藏传佛教与蒙古文化的互动影响,表现蒙藏文化交流的情况。第四单元壁画珍宝,选择摹绘美岱召壁画100余平方米展出,表现美岱召壁画的精美和丰富。
饮食
当地的餐饮特点仍带有浓郁的西北风味,即以牛、羊肉和各种面食为主,在城市西部有“塞外第一街”之称的钢铁大街上集中了数十家各种风味的餐馆。另外,在环城路和南门外大街的交叉处,有可以品尝到当地各种风味小吃的夜市大排档。
当地的风味小吃有马奶酒、燕麦片、熏鸡、素锅盔等。
参考资料
美岱召景区简介.土右旗人民政府.
中国传统村落——美岱召.中国民族宗教网.
美岱召.新华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0 10:16
目录
概述
建筑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