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
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美的主观感受。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有些是先天因素,取决于个人的感知能力。有些则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
相关信息
定义: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欣赏对象的美而激起兴感愉悦的感情状态,是对事物的美的反应,但却不是事物的美的镜子般的消极、被动、直观、机械的反映。
是人们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对事物美的体验。
人的美感不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是在人的自然的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
而近代的科学与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感知能力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丘觉,它决定了人的感知(知道)范围,包括对美的感触。这对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产生过程
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的本能。美感的历史起源是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首先,美感是适应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其次,审美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体现为精神上的满足;再次,人类的美感活动不断扩大发展,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意义;第四,美感有起点,但没有终点。
美感与心理
在美感心理活动中,美的认识过程始终不能脱离具体形象的感性印象,始终伴随着情绪、情感活动和联想活动,是感受、知觉、情感、想象诸多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
人通过感官对审美对象产生感觉,在对个别属性的感觉基础上,产生综合的知觉,由于审美对象的信息刺激及过去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的调动,人的头脑中产生了组合新形象的创造性想象活动,并随着具有先前理性认识基础的情感体验,使人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出快适愉悦感,这就是美感产生的主要心理过程。
美感与好感
好感与美感,都是客观事物给人带来的快乐感觉。但是,这的两种快乐感觉,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好感与美感的本质区别在于: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才是好感。客观事物给人的好感,通常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舒服”“痛快”“过瘾”“爽”等等。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的快乐感觉才是美感。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通常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迷人”“诱人”“动人”“牵魂摄魄”“令人神往”等等。
好感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价值的“真实”的存在和表现,美感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价值的“虚幻”的可能。如,吃卤猪肘真实地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使人产生出好感。而看卤猪肘则不能够真实地满足人的主观需求,只能是有可能满足人的主观需求,就只能使人产生美感。通常情况下,人在主观上的第一需求是吃卤猪肘,而不是只是看看卤猪肘而已。当然,在吃不到卤猪肘的情况下,看看卤猪肘也是非常需要的。
好感与美感的内在联系在于:使人产生好感的客观事物就一定会使人产生美感。任何客观事物,只要使人产生了好感,其形态特征就一定会使人产生美感。客观事物给人的好感越是强烈,其形态特征给人的美感通常也会越是强烈。客观事物的美感,通常会激励人的主观意志去努力争取该客观事物,并且会使该客观事物带给人的好感在程度上有所增加。当然,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并不是都能够给人带来好感的。如,一只涂上颜料的生猪肘在外观上也会是很诱人的,但它却会给食用者带来痛苦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是否能给人带来好感,人们都会满怀激情、义无返顾地追求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以期获得相同程度的好感。客观事物的美感虽然是虚幻的,但它却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励人们的生活热情,明显地增强人们的生活信心,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美感与缺憾感
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美感后,通常都会立即产生追求该客观事物的主观意志。同时,人在主观上对该客观事物就会产生缺憾感。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与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缺憾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越强,人对客观事物的缺憾感就会越强。
人对客观事物的缺憾感越强,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就会越强。人在主观上认为最需要和最缺少的东西,就会使人产生最美的感觉。使人感觉最美的东西通常又最能使人感觉到幽怨与缺憾。要想创造出最有美感的事物,就首先要创造出人对该事物的最大的缺憾。情人美好,相隔万里的情人相会时更美好。
表现形态
美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美感,反映的是人的“自我”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需求。人需要客观事物给自己带来某些方面的好感,人又根据某种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出了该客观事物具有给自己带来所需要的好感的功利价值,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就会使人产生美感。这就是说,客观事物对人所表现出的美感,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够给自己带来好感所具有的功利价值,通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在认识层面上的判断和确认。如,女人对男人表现出的美感,是因为女人在功利价值上能够满足男人的在性行为上的主观需求,这种功利价值通过女人的形态特征被男人所确认。
客观事物的美感,是通过其外部的形态特征表现出来的。根据不同的形成方式,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分为客观形态和文化形态。客观事物的客观形态,是客观事物客观形成或具有的有形形态。如,花的色香、瓜果的皮色、女人的容貌和腰身及嗓音、器具的外观和质地等等。比如,一个女人的天然美丽,通常主要从音容笑貌和身体曲线等客观实在的形态特征中表现出来。客观事物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文化活动中赋予客观事物的以文化为本质内容的无形形态。
审美
对于产生出美感和好感的客观事物,人们通常都会给予着意地关注和细致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给予着意关注和细致体验的行为,就称为审美。审美,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所进行的细致感受和深入认识行为。在文化层次上,审美分为欣赏和鉴赏。
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进行认真细致地感受和品尝的行为,就称为欣赏。比如吃卤猪肘。一个饥饿的人,如果在黑暗中象饿狼似地很快吃完几只卤猪肘,他就不可能较多地感受到卤猪肘的形态美感,卤猪肘带给他的好感也会很快就结束。如果这个人用一套精美的餐具,装上几只刚出锅的卤猪肘,坐在明亮的餐厅里,闻着卤猪肘散发出的香味,看着卤猪肘美丽的色泽,用小刀把卤猪肘的皮、肥肉、瘦肉、筋等精心地切成大小不等的片,然后看着和挑着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肉片,分别放进嘴里,时而大口吞咽,时而慢慢咀嚼品味,再蘸上几种调料,再加上几种小菜,再喝上几杯小酒。如此,人所感受到的卤猪肘的美感与好感,要远胜过狼吞虎咽的感觉。这吃卤猪肘的方法,就是对卤猪肘的欣赏。欣赏,能够使人更加充分地感受客观事物的美感与好感,明显地增强客观事物的美感与好感带给人的快乐感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1:57
目录
概述
相关信息
产生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