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学名:Periplaneta americana),俗称蟑螂、灶蚂蚁等,是蜚蠊科中体型最大的昆虫。美洲大蠊是家庭常见蟑螂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一般为27-32毫米,身体呈红褐色,翅发达。美洲大蠊区别于其他蟑螂的主要特征是前胸背板有一块黑褐色蝶形大斑,其中线向后延伸形成“小尾”,中线前方还有一个“T”形小斑。
动物学史
考古研究表明,所有蟑螂的共同祖先大约生活在3亿多年前。美洲大蠊的演化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的上石炭纪,是世界上最古老、生命力最强、至今繁衍最成功的有翅昆虫类群之一。美洲大蠊经历了多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但仍然存活并繁衍至今,这得益于其对自然环境的极强适应性。例如,美洲大蠊即使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也能存活2-3个月,在断绝水源的情况下也能存活一段时间;甚至在头部被切除后数小时,其身体仍然对外部刺激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形态特征
美洲大蠊体型中等偏大,通体呈红褐色或褐色。头部深褐色,复眼黑色,触角红褐色,上唇和下颚须褐色。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触角发达,鞭状,长度超过尾端。
头部
头部较小,大部分隐藏于前胸背板下方,但头顶暴露在外。颈部可自由活动,因此口器并非固定的下口式,而可以向前伸展。美洲大蠊的口器发达,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包括上唇、大颚、舌、小颚和下唇。头顶复眼的间距与单眼的间距相等,单眼位于触角内上方,呈白色点状结构。从虫体背面观只能看到头顶端的一小部分。头部具有一对单眼、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复眼较大,位于头部两侧,占据了头部的大部分,单眼位于触角内侧上方,呈白色点状,其皮下聚集着感觉细胞。
胸部
前胸背板处通常是黄色,中间有两个淡褐色大斑,大斑中部向后延伸至前胸背板中后部,形成了一个“T”字形,后缘为褐色。前翅红褐色,后翅前缘浅及翅脉褐色,其余部位透明。足淡褐色。
美洲大蠊胸背板最宽处位于中部偏后,前缘和侧缘呈缓和的弧形,后缘略呈弧形突出。前翅和后翅均发育完全,长度超过腹部末端。前足股节腹缘具有A2型刺状结构。第1和第2跗节腹缘有两排小刺,第1至第4跗节端部具有爪垫。爪对称,未特化。前足前下缘端有2根刺,中部有15根刺,排列从端部延伸至基部;后下缘端有1根刺,中部有3根刺。跗节明显长于胫节。中足和后足的上缘端各有1根刺,前下缘端有1根刺,中间有7根刺;后下缘端有1根刺,中间有5根刺。尾部两侧稍后方各有一对尾刺。美洲大蠊雌雄存在差异。
雌雄差异
雄性美洲大蠊的翅远超过腹部末端,而雌性美洲大蠊的翅仅略微超过腹部末端。腹部中部明显向下突出,后侧角腹板呈钝圆形,雄性背板呈直角钝圆形,而雌性背板向后突出,呈锐角。雄性肛上板宽大,两侧呈弧形,无色透明,后缘中央有一三角形切口;雌性肛上板略呈三角形,呈赤褐色不透明,后缘切口略呈三角形,顶端钝圆,两侧形成两小叶片,后缘角也呈钝形。雄性下生殖板横阔,略呈对称,腹刺红褐色,细长;雌性下生殖板中部向下隆起,两侧及末端向上倾斜,形似船底。雄性外生殖器位于腹部末端,位于肛上板和下生殖板之间,受肛上板和下生殖板保护,平时不露出体外。
美洲大蠊雄虫外生殖器非常复杂,阳体骨化程度高,且左右不对称,由左阳体、右阳体和腹阳体三部分构成,而左阳体和右阳体又有数量不等、形状各异的分支,其形态非常独特。
分布范围
美洲大蠊原产于南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美洲大蠊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湖北、江西等省份,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如北京、辽宁、黑龙江、陕西、河北等省份。
栖息环境
美洲大蠊喜湿热环境,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最适生活温度为28℃,20℃以上时,美洲大蠊活动开始频繁。美洲大蠊具有外栖习性,通常在排水系统栖息、分布和扩散。在气候温暖的地区,美洲大蠊可全年在室外生存,例如垃圾箱、厨房、下水道、树皮下等处。美洲大蠊活动范围广泛,也频繁进入人类生活区域,例如屋顶瓦片下、阁楼以及室内厨房等地,寻找食物和水。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美洲大蠊具有负趋光性,偏爱黑暗和隐蔽的环境,通常白天隐藏在没有光线的裂缝、墙角等阴暗处,夜间外出活动。在美洲大蠊栖息的环境中,夜晚突然开灯时,常可观察到其四处逃窜的现象。美洲大蠊的活动高峰期通常为夜晚21-23时,午夜后活动逐渐减少,至天亮时几乎停止活动。
美洲大蠊也具有休眠习性,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初为其休眠期。其余月份美洲大蠊均可活动,其中5-9月为其活动和觅食高峰期。
觅食行为
美洲大蠊是杂食性昆虫,食性广泛,对食物的选择性不高,几乎可以消化任何有机物质,但也有一些偏爱的食物。美洲大蠊尤其偏好食用发酵类淀粉食物、腐烂有机物以及富含油脂的食物,有时可在垃圾堆、粪便以及富含油脂的水沟中观察到其觅食。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美洲大蠊的发育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卵、若虫、成虫时期。卵的发育时长一般为50天左右,而后孵出为若虫,若虫需要经过13次蜕皮后长为成虫,在正常情况下,需4~5个月,最长的达15个月。
美洲大蠊刚孵化的若虫,通体呈乳白色,身体细长柔软,体长一般为5-6毫米。孵化后半小时,虫体变为灰白色,3-4小时后变为黑褐色,虫体变得粗短扁平。从若虫发育为成虫,需要经历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蜕皮后的若虫,后续龄期体色为白色,而后变为红褐色,胸部和腹部的后缘颜色较深。若虫阶段没有翅,卵到成虫的完全发育大约需要600天。
繁殖方式
美洲大蠊通常在4-5月份开始产卵,从交配到产出卵荚约需一周时间。成虫羽化后7-20天,平均13天,开始产下第一个卵荚,平均产卵间隔为6天。每只雌虫在10个月内每个月均可产卵。在产卵前,雌虫会将卵荚携带在腹部末端1-2天,有时可达6天。每个卵荚内约有16枚卵。雌虫通常将卵荚放置在潮湿且靠近食物的地方,有时还会用口器分泌的物质将其粘附在物体表面。卵荚孵化时间受温度影响,刚产出的卵荚呈棕色,1-2天后变为黑色,长度约为8毫米。
每个卵荚平均孵化13只若虫。在没有雄虫的情况下,雌虫可以进行孤雌生殖,高温条件更有利于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产生的卵要么无法孵化,要么只能孵化出少量雌虫。美洲大蠊繁殖能力极强,除严冬外,其他季节均可观察到携带着卵荚的雌虫,一对美洲大蠊一年内可繁殖数十万只后代。
人工养殖
由于美洲大蠊在医药产业中的巨大需求,中国美洲大蠊人工养殖业兴起并快速发展。云南省、福建省、四川省均已出台美洲大蠊中药材的地方标准,云南省、四川省、山东省等地也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美洲大蠊人工养殖基地和中药制药企业。
饲养方法
美洲大蠊养殖宜采用密集型培养,以充分利用资源,养殖尽可能多的优质美洲大蠊。美洲大蠊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20-30℃,湿度为50%-70%。美洲大蠊喜湿,养殖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养殖箱内的湿度。养殖容器应选择适合美洲大蠊生长和繁殖的容器,例如1-2.5公斤的塑料容器。容器底部需加装通风网,以保证通风和排水。美洲大蠊繁殖力强,一生可产200-300只后代,每年可繁殖5代。养殖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更换繁殖器材并进行维护。常见的养殖方法包括木箱养殖法和瓦缸饲养法。
木箱饲养法
使用木箱养殖法是将美洲大蠊圈养在木箱中,在养殖初期时可给美洲大蠊饲喂馒头、面包、碎渣为主,同时提供充足饮用水,饲料建议每3天投放1次。饲料通常放在木箱内的木框架顶上,而饮用水则放在箱底地面上即可。同时,为了保持干净清洁工作每3天1次。进行清洁时先把养殖箱取出、待清扫干净后放回,而后再进行投料、换水。
瓦缸饲养法
瓦缸饲养法需要根据美洲大蠊的饲养量选择合适的瓦缸。在缸内放入旧报纸卷或牛皮纸卷,作为美洲大蠊的栖息场所,缸口用木板盖严。将美洲大蠊的饮用水和饲料放在同一个位置,方便其形成条件反射,定期到固定位置取食和饮水。其他饲养管理措施与木箱饲养法基本相同。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美洲大蠊虫体蛋白质含量高达70%,虫体和卵荚可作为高档饲料,为渔业、养殖行业提供优质高蛋白饲料。除食用价值外,美洲大蠊还具有其他经济价值。美洲大蠊体液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矿物质,可用于制作营养保健品和药品。美洲大蠊的外壳可提取出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美洲大蠊还可用于有机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美洲大蠊繁殖力高,易于养殖,因此美洲大蠊养殖是回报率高的行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泛。
药用价值
美洲大蠊在中国的药用历史悠久,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脚气水肿、疔疮、肿毒以及虫蛇咬伤等疾病。美洲大蠊提取液可促进创面修复,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等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中含有活性成分和多肽物质,活性成分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创面修复。以美洲大蠊为原料开发的肝龙胶囊、消瘤益肝片在临床上辅助治疗肝脏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危害与防治
危害
美洲大蠊的活动会造成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美洲大蠊常出现在工厂车间和商店,危害成品、半成品和原料。例如,在印染厂的退浆池,美洲大蠊吸食浆液,导致污染,并咬断棉纱;在家庭住宅、旅馆等地,美洲大蠊也会污染家用物品,如棉毛织品和草席等。美洲大蠊可携带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蛔虫、蛲虫以及蓝氏贾第鞭毛虫卵等病原体。在中国南方,美洲大蠊不仅偷食食物,还会在厕所内聚集,取食粪便和痰液,成为各种病菌的重要传播媒介。频繁接触美洲大蠊或食用被其污染的食物,甚至被其咬伤,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例如皮炎和气管炎等。美洲大蠊的排泄物和蜕皮也含有过敏原,可引发皮疹和哮喘等症状。美洲大蠊的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肝癌。
防治
环境治理
美洲大蠊喜阴暗潮湿的环境,对气流较为敏感。因此,为减少美洲大蠊滋生,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并及时清理室内垃圾,保持室内整洁干燥。美洲大蠊通常在夜间活动,可通过缝隙和孔洞进入室内,因此应及时填补和堵塞地板、天花板和墙壁上的缝隙和孔洞,以有效降低室内美洲大蠊的数量。此外,美洲大蠊在卵期和若虫期,常隐藏在床底、抽屉、书箱等处,需定期清洁家具,整理衣物和书籍,避免其滋生和繁殖。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防治美洲大蠊的常见方法,其中最简单的是人工捕杀,即发现卵和若虫后立即进行杀灭,可在夜晚在厨房等地开灯捕杀。也可采用堵塞法,例如用水泥、石灰等材料堵住家中的缝隙。此外,还需控制室内水源和食物。断绝美洲大蠊的水源是防治的关键,应确保家中的水龙头无滴水,减少厨房和卫生间的潮湿,保持干燥。同时,妥善存放食物,避免直接暴露,减少食物残渣,避免吸引美洲大蠊。
化学防治
化学手段防治美洲大蠊的办法很多。起初使用无机杀虫剂,但是作用效果缓慢,很快被新的有机药剂取代。市面上有多种针对美洲大蠊的杀虫剂,如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可以选择适合的杀虫剂,按照说明书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药剂时要确保安全,避免对人体和宠物造成伤害。
生物防治
蜚蠊啮小蜂是一种寄生在美洲大蠊卵鞘内的寄生蜂,可有效杀灭美洲大蠊卵鞘,降低美洲大蠊种群密度。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室内环境,仅适用于美洲大蠊的室外活动区域。
物种对比
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均为蜚蠊目常见室内害虫,常混合出没于人类家中,三者外观特征类似,下表为详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