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舍河
南渡江支流
美舍河是海口市最长的城市内河,流经城区三个区,全长23.86公里,流域面积50.16万平方米,沿线居民33万人,占主城区总人口的30%。
形成变迁
美舍河是海口市中心区东部一条河流,从上游的沙坡水库至入海口,全长23.86公里,流域面积为50.16平方公里。它发源于海口市南部羊山地区,呈圆弧状流经永兴、城西、府城、白龙等4个乡镇及街道,在和平北路桥东侧流入海甸溪,最终从新港码头归入琼州海峡。
美舍河的名称,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称谓。据《琼台志》、《琼山县志》记载,在宋代,美舍河别称龙潭水(因源自龙潭)、南溪水(因从府城南流过)、南桥水(因流经府城南桥)。明朝时多称学前水和河口河,因该水从位于府城的琼州府学宫和琼山县学宫前流过,因而又称学前水。清代起多称潘公河和美舍河。
在美舍河中游的海口市琼山区河口村,许多老人还习惯将美舍河称为“河口河”。河口村的老人说,美舍河在府城东南河口村附近分成两支,一支流入南渡江(现已干涸),另一支流经府城东门、攀丹村、五公祠、夏瑶村和白龙、美舍等海口东部城区,在长堤路和平桥东侧汇入海甸溪,再由海甸溪从海口新港处流入琼州海峡,故称“河口河”。
河流概况
河道走向
美舍河位于海口市东部,南北流向。源于秀英区永兴镇永秀村的龙潭喷泉,流经府城南,绕过府城东门,经白龙街道办事处美舍社区居委会流至白沙、海甸等村,于三亚尾流入海甸溪,汇入南渡江,随之入大海。
河道特征
美舍河长27公里,流域面积53平方公里,总落差82.47米,河床平均比降0.00158。上游为丘陵区,河床狭小,水流湍急;下游河谷开阔,地势平缓低洼,流速缓慢;中游建有沙坡水库。下游段古代称河口河、潘公河,清代以前可通舟楫,是海口至府城的水上交通要道。民国初期河道淤塞,不能通船。 此后由于沿河西岸环境变化,河床增高,河面变窄,逐渐变成排污河道。
经济文化
经济之河
一方面,充分考虑河流特点,注重节约和控制成本。在美舍河沿岸处处,可见海南本地植被。“以大叶油草为例,相比于台湾草,采购成本从每平米20元减少到6元,养护成本也减少了一半以上”。美舍河凤翔湿地建设的八级梯田,每天可处理污水5000吨,相当于6000户家庭1天的排污量,处理成本仅0.2元/吨,远低于污水处理厂、一体化设备。
另一方面,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周边土地升值。仅凤翔公园周边政府收储土地,亩均升值700万元,土地溢价总计超过70亿元,远超美舍河治理成本。据了解,海口市还将利用美舍河优美的绿化带、湿地公园等资源,打造以休闲产业为主的滨河新业态,进一步提升美舍河经济价值。
文化之河
美舍河是海口市人民的“母亲河”,更是海口市文脉的延续和象征。
充分挖掘现有文化资源。通过美舍河,将海南文化体育公园、五公祠、仙人峒、“琼州第一塔”明昌塔、南溟古刹——大悲阁、明万历年间海南副总兵邓钟题写的“石室仙踪”、海口老城等人文历史场所串联起来,使海口文化的“根”和灵魂得以延续。重新塑造河流新文化。在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建设生态科普馆,通过图片、多媒体、栽种绿色植物等形式,展示海口市治水历程,科普湿地知识,在培养全民生态思维、树立生态观念、提高生态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之河
河流治理的最终目标是“群众满意”。海口市在治理过程中,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响应民众诉求,关注百姓评议。新增市民活动广场22个、面积11911平方米,在河流沿线建设9.8公里的特色慢行道和6.6公里的亲水栈道,种植红树林2.8万平方米。美舍河凤翔公园,已成为海口市最靓丽的风景线。
治理开发
海口市从1992年起开始治理美舍河。1992年硬化河岸,将河道拓宽至25至30米。
1999至2004年,投入近4亿元,对11.4公里的河道开展综合整治。
2006年,出动800多名官兵、150多台机械,清理淤泥3.76万方
2016年4月,海口市启动污染水体治理工作。
所获荣誉
2017年8月,美舍河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同年12月,入选国家湿地公园。
2018年5月,入选全国第一批黑臭水体治理“十大光荣榜”。
2022年2月,入选第二届“最美家乡河”名单。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2 11:30
目录
概述
形成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