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团结是标明群体性质的主要特征。一个群体团结水平的高低,对其内部关系的巩固和群体任务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1933年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里若创立的“社会测量法”,则为研究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结构及群体的团结性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因为,要测量群体的团结性,必须找到各种测量的指标,而且这些指标能够从数量上标明团结的特征。
群体和群体的团结性问题,一直是苏联学者重视的问题。但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初之前,苏联学者对群体的团结性问题的研究,尽管与西方学者所研究的群体在理论上有所区别,认为团结是集体的最重要特征,是对目的、任务和理想的统一认识和表现出同志性质、集体主义性质、互助性质的人际关系所引起的集体统一性的尺度,但在具体的测量研究中,仍未摆脱西方学者的影响,无论在测量研究的观点还是方法上,都因循于社会测量法和群体动力学的体系,认为“群体的团结可以确定为相互肯定选择的总和与相互否定选择的总和之间的差除以(n一1)”;或以为“人们在集体中交往越频繁,为集体中形成高度的团结所创造的前提就越好”。在测量时,则以两个参数:群体成员的数量和群体成员情绪上联系的数量作为基本参数。直到七十年代后期,苏联学者对群体团、结性的理论探讨才有了深入发展、在研究方法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