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头鞋
中国古代鞋履
翘头鞋,即前端向上翘起的鞋子,又叫高头鞋。
起源发展
翘头,是中国古代鞋履一个重要的特征。1989年,甘肃玉门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人形,脚上是一双翘头靴。另外,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出土的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一件人形浮雕壶,也清晰地显示出人物脚上弯弯上翘的鞋履。可见翘头鞋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传说黄帝发明足衣鞋履的时代。
进入文明时代后,翘头鞋成为上层社会的礼鞋,即人们在祭祀和朝会时穿的舄履。最初,鞋履上的装饰都是没有花纹的,到了汉代,鞋头装饰上出现了分歧,两个突出来的尖角好似分梢,称为“歧头履”或“双歧履”。在古代北方,歧头履曾流行多年。魏晋南北朝时期,鞋履款式更加丰富。
五代之后,女性中逐渐流行缠足习俗,翘尖小鞋应运而生。明代小说中,出现过诸多翘头鞋的描述,如“麻经葛纬云头履”“云尖凤头履”“云头绣口无忧履”“绣鞋微露双钩凤”等。
到了清代,满族服饰传入,满族女性的主要鞋履是马蹄鞋,而男性普遍穿靴,翘头履失去了上层社会的青睐。在满汉服饰文化长时期的相互影响下,翘头鞋也逐渐走向了没落,只在民间鞋履中有少量遗留。到了现代,翘头鞋只有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和荧屏影视人物的脚上才能看到。
制作工艺
种类
汉代,翘头鞋开始有伏虎鞋翘,用布料编织做鞋带子,用锦料做装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的鞋履款式主要也表现在鞋翘上,晋有凤头履、云头履,梁有分捎履、立凤履、琴面履,陈有玉华飞头履,西晋有鸠头履、歧头履,均为翘头形制。
唐代的翘头履多以罗帛、纹锦、草藤、麻葛等面料为履面,其履底薄,履帮浅,较轻巧便利,翘头做成凤头、虎头等样式。
五代后唐出现女子缠足,小脚穿的弓鞋流行后,上翘的鞋尖上,饰以花卉及云纹图案。
明代翘头以云头居多。
制作
翘头鞋的制作主要分为鞋底、鞋面、鞋楦三个部分。
鞋底:
传统翘头鞋在制作鞋底时,首先设计的是鞋头部位宽平的鞋底样板,并在白坯布制作的布板上画5对鞋底纸样。每一层用白坯布斜条手工缝制包边,然后把五层到八层叠加用手针假缝缝合在一起,做成鞋底坯。鞋底部分用手工搓制的细麻绳缝制,注意搭配形式、正进反出、针脚均匀、错落有致,背面麻绳呈交叉形式,使鞋底结实,即使将来鞋底磨损后麻绳断裂,鞋底也不会断开。
鞋面:
古代翘头鞋多以罗帛、纹锦、草藤、麻葛等面料为鞋面,其鞋底薄,鞋帮浅,较轻巧便利,翘头做成凤头、虎头等。也可以在鞋面上加上刺绣,并镶嵌珠宝,用金线或银线装饰。
鞋楦:
鞋楦是鞋的母体,通俗的讲法就是鞋子的模型,同时它的形体来源于人脚型规律。从侧面看人脚大体成为楔形。脚底部分的曲线呈波浪形,里怀一侧有明显的脚 弓,脚背部成斜坡形; 脚后跟为椭圆形。俯视脚背,则构成头斜尾圆前宽腰窄的不规则形状。脚趾在脚的最前端,可以灵活运动。人脚在自然悬垂时,脚趾自然向上弯曲,与脚底大约成15°角。
文化特征
上翘原因
翘头鞋鞋尖上翘的产生是与服装相关连的,中国古代男女服饰皆下着裙、裳或袍。由于下衣长到脚面,为了 行走方便不至因下衣底边绊脚跌滑,古人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经过吃一堑长一智的反复实践与改革,便在鞋的前脸上做文章,出现了在鞋底接出一块鞋料,仅包鞋前头尖形或坚挺上翘的料来,可用来托起裳、裙或袍的下边缘,既可增强鞋的耐用度,又可使下裳托在鞋翘上便于随行,使着装者陡增不凡风采。
象征意义
中国古建筑的飞檐大都做成上翘状,意在尊崇上苍。翘头鞋把鞋头做成上翘状,同样具有这种象征性。
历史价值
鞋饰不仅是一种承前启后使鞋履发展的物质文化,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美的文化。从数千年翘头鞋的发展变化,可见它既是人们足下生辉的智慧展示,又是人们扮美生活的艺术标志。尽管现代人们所喜欢穿的翘头鞋与古代的翘头鞋不尽相同,但它在扮亮人们足下生辉中,仍闪烁着中国鞋履文化不泯的炫目光芒。
翘头鞋的存在时间十分悠长。长期以来,翘头鞋虽在形制上有所变化,但一直受到古人的喜爱,长期未有革命性的变化,而一直保留“翘头”这一特征。翘头鞋在满足古代女性审美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防身作用,可给予女性一定的安全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4:37
目录
概述
起源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