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洞,位于山西省临汾市
浮山县城西南5公里梁村附近,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明嘉靖重修。大部分建筑已毁于战火,现仅存混元石梁殿一座,可体现唐宋元明清五朝文化的风貌。
历史沿革
据碑文记载,老君洞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
明嘉靖十年(1531年),雕刻太上老君八十一显化图石刻。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修。万历三年(1575年),完工。
建筑特点
老君洞整个建筑从南至北连在一条中轴线上,由舞亭、老君洞、石梁殿等组成,是一座道观。分前中后三座庙院,前为舞亭、山门和廊房,增建于明嘉靖甲子年(1564年)。中为老君洞,洞深8.3米,宽10.1米,洞门两旁放置唐代雕刻1对。洞内两侧,各券石洞1个,左右各立1碑,中间通道呈十字状,上分别镶嵌石匾额:“南望龙角”“北瞻霍邑”“左顾尧岗”“右盼月岭”。洞上二层建有“南级寿星阁”,为九脊重檐歇山顶,明嘉靖重修。大部分建筑已毁于战火,现仅存混元石梁殿一座,可体现唐宋元明清五朝文化的风貌。
混元石梁殿,又名老君殿。建筑坐北朝南,筑于高台之上,面阔三间10米,进深二间,高4.4米。单檐敬山顶。明间辟拱券石门,两次间置石窗。其殿梁、檀、栋、椽、字、节、杭、檐、脊、瓦纯系石制,而无寸木片瓦。大殿前后有斗拱22攒,两侧斗拱14攒。尤其少见的是石门石窗,石券横卧的枕头窑,以穹隆顶形式组成,是初唐以石为主体结构的典型建筑。殿正中是用石砌成的殿门,长2.67米,宽1.66米。两壁嵌《太上老君八十一显化图》。殿的两侧各券石窑1孔,窑内左右分放“孚佑将军”羊角哀和“嘉润侯”左伯桃石像各一尊。殿前壁上嵌有“混元上德皇帝御赞”“邵子云”“宋仁宗御赞”“太上感应篇”等石刻。殿后有通天造像碑1通。殿内神台上,雕有李老君石像。四璧绘有元代壁画《黄箓朝圣图》,绘有115组、612尊神像。
文物遗存
老君殿内四壁满绘壁画,面积77.86平方米,壁画为《黄箓朝圣图》,内容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显化事迹,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绘制。共分115组,612尊神像,因年久失修,现仅存87组,神像500余尊。拱券门两侧墙壁上镶嵌有39块明代石刻《太上老君八十一显化图》,是一部诠释老君经历的线刻石雕组画。它以老子的生平显化为主线,描绘了老君从混元降生到宋绍圣五年(1098年)在不同的地点显化说道,扬善除恶,赐福于民的神话传说。它反映了老子的“有生于无”“道法自然”和“万物抱阳负阴”的对立统一朴素的唯物哲学思想,整组八十一显化图构成一部完整的连环画,主题突出,构图严谨,线条流畅。
文物价值
老君殿内《太上老君八十一显化图》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连环画,这组连环画石刻为研究中国道教文化及古代的连环画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历史文化
相传太上老君在此炼丹,故称“老君洞”。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老君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老君洞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城西南5公里梁村附近。
自驾:从临汾市出发经解放东路—S230—G241—老君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