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是60岁到死亡这一时期。它标志着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老化过程。生理老化主要表现在人体结构成分的变化和组织器官功能的减退和丧失。如更年期后,妇女排卵功能消失等。生理老化导致人体抗病能力减退。心理老化主要表现在:感觉和知觉衰退,如视力、听力减退,嗅觉迟钝,味觉下降等;注意力减退;记忆力衰退;想象力衰退;语言衰退;思维衰退;意志衰退;消极情绪和情感增多;兴趣爱好减少;性格改变;等各个方面。
特点
老年期(old age),人生过程的最后阶段。特点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心理方面也发生相应改变,衰老现象逐渐明显。由于各种变化包括衰老是循序渐进的,人生各时期很难截然划分。而且衰老过程的个体差异很大,即使在一个人身上,各脏器的衰老进度也不是同步的。衰老与一般健康水平有关,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衰老进度也不同。多数人的衰老变化在40岁左右逐渐发展,60岁左右开始显著。因此,从医学、生物学的角度,规定60岁或65岁以后为老年期,其中80岁以后属高龄,90岁以后为长寿期。老年期的规定还受社会经济乃至国家政策(如退休政策)的影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多以65岁为老年的标准,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多以60岁为标准。有些学者提出将老年期的起点后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曾于1982年根据中国国情及传统概念,建议规定以60岁以上为老年。中国学者的一些论文谈到老年期时均以60岁为起点,有些论文也同时列出65岁以上的资料。
老年人的特点是结构功能多趋向衰退,但在智力方面一般并不减退,特别在熟悉的专业或事物方面,智能活动不但不减退还有增加。老年期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解决老年期的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物质和精神上解决老年人的需求,一是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发挥老年人的潜力,继续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人类老化原因
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的这段时期,按联合国的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老年期总要涉及“老化”和“衰老”两个概念。老化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衰老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智钝化等。 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探索老化的原因,提出数种心理老化学说。研究个体心理老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个体出发,二是从个体与社会关系出发。 以个体变化为重点的老化理论有遗传学说,行为老化学说等。强调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老化学说主要有疏离学说和适应学说。
遗传学
遗传学说认为,精神机能的老化、行为的变化以及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心理变化,都是由遗传决定的,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是有规律的退化。通过研究发现,双亲的寿命与子女的寿命有很高的相关度。诚然,仅用遗传来解释复杂的老化显然具有片面性。
行为老化学
行为老化学说认为,老年行为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精神退化机能引起的,并主要从行为变化中反映出来。行为老化就是随年龄增长,对刺激的反应时间会延长,学习能力、理解力会减弱,记忆力逐渐衰退等。心理退化具有复杂性,简单地用行为老化学说解释也是不全面的。
疏离学
疏离学说认为,老年人与社会的脱离是造成个体老化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变少,他们的人际交流渐次减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逐渐减弱。这种个体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变化,是由内部的变化造成的个体与环境的疏远。
适应学
适应学说认为,老年期的主要变化是人际关系的改变。人际交往增多会减轻老年人的不安感,也可以从朋友的反馈中增加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一种适应手段,老年人必须杜绝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
心理变化
对老年期的心理变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老年丧失期
老年丧失期观点认为,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老年丧失期间所丧失的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并把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认定为老年丧失期的基本特征。
老年丧失期观点认为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到老年期,随年龄增长而衰退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这肯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常规,应当予以应有的重视。但是,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把人视为生物机体,过于注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而把心理发展看做是线性的上升和下降,这不符合复杂性的客观规律,是不可取的。
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并提出如下一系列的新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第一,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时候发生,也就是说从胚胎形成到衰老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
第二,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如感知觉,出现最早,最先发展成熟,也较早开始衰退。再如
抽象逻辑思维,较晚开始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并继续增强。
第三,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面的统一。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的方向运动,而是由获得和丧失的相互作用构成的。
第四,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但各个子系统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区别:成熟因素对儿童期影响强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影响强度最大;个人因素,如智力、个性、命运、所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等,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老年期的影响强度最大。
毕生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发展新观点,强调人到成年以后,心理仍继续发展,是一种积极、乐观老年心理变化观,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是,这种理论对于老年期心理变化的下降和衰退这一总趋势,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科学地、正确地认识老年期心理发展变化的
客观规律性。
退行性变化
视觉减退
老年人出现的视力问题主要表现为:
视觉敏锐度下降(在正常距离内看清物体的能力减弱);视野缩小(与中央视觉相比,边缘视觉明显衰弱);聚焦能力减弱(距离变化时,双眼聚焦于物体的能力衰减);暗适应所需时间延长。
听觉减退
老年人中听觉缺陷者为数众多,据调查研究发现,有近65%的老年人听力减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听觉敏锐度逐渐丧失,对高音的听力减弱更明显。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50—60岁是中国人听力减退的转折期,60岁以后逐渐下降,80岁以后下降尤为明显。
感觉迟钝
总之,人类进入50岁以后,各种感知觉都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知觉衰退现象越来越明显。
记忆减退
年龄趋势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发展变化趋势是:儿童的记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从少年期开始到成年期达到记忆最佳的高峰期,为个体记忆的“黄金时期”,40—50岁期间出现较为明显的减退,其后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70岁是记忆衰退的一个关键期,此后便进入更加明最的记忆衰退时期。
特点
记忆老化并非记忆的各个方面全面或同时减退,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因记忆过程和影响因素等的不同而呈现出老年人记忆减退的特殊性。
第一,老年人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衰退为慢。
第二,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
第三,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的研究表明,“姓氏”的回忆在50岁后就出现减退趋势,60岁以后减退日益明显,80岁组的成绩仅仅是20岁组的30%。所以,识记和回忆人的姓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烦恼。
记忆障碍
1.老年记忆障碍主要在于信息提取困难
比如,上述老年人的记忆减退特点之一是回忆比再认明显要差,这其中也包括提取过程。与回忆相比,再认提供的提取条件要好得多。这说明老年记忆障碍的主要因素是提取困难。
2.老年人记忆障碍是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学习记忆较多依赖于从长时记忆中取得支持,难以建立和过去经验无关的全新联系,而这种现象与老年人较少运用记忆策略有关。该研究结果提示,老年人的编码储存过程也有障碍,其记忆障碍可能是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困难相互作用的结果。
3.老年人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识记方法研究,发现20岁组青年所使用记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l)、意义联系法(寻求意义关联)。
(2)、分类法(把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和关系进行归并)。
(3)、联系实际法。
(4)、想象法(如把某无意义图形想象成某种具体事物)等。
同一研究表明,80岁组的老年人中只有4%的人运用了这一识记方法。
4.文化因素对记忆影响显著
有研究发现,有文化组与无文化组的老年人比较,有文化组的成绩明显较好,这也表明老年人记忆减退程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记忆减退解释
关于记忆老化的年龄差异,即记忆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的机制问题,心理学家进行了许多研究。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如下两个:
1.加工速度理论
加工速度理论认为,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人认知(记忆)减退的主要原因。加工速度一般包括反应速度、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和认知速度。随年龄增长,由于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老化,老年人的反应速度越来越慢,这导致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据此,研究者认为,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根本原因。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老年人发生认知(记忆)功能衰退是因为他们缺乏信息加工资源,即缺少一种“自我启动加工”的能力。
工作记忆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研究表明,成人的工作记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据此,学者们认为,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另一根本原因。
延缓弥补
老年记忆的变化具有可塑性,为了改善老年的记忆,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干预并发掘记忆潜能。
影响老年记忆的因素除了年老之外,还有健康、精神状态及脑力锻炼和记忆锻炼等方面的因素。为了延缓和弥补老年人的记忆减退,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老年人应采取耳听、眼看、口诵、手写等多种感知动作加强记忆。
第二,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必要的事情可以写备忘录(如按时服药),按规定事项提示注意。
第三,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按适合自己的速度从容地进行各项工作。
第四,有意识地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提醒自己注重运用记忆策略。如运用复述、背诵、归类、创编联系、联想、组合、想象等有效记忆方法以加强记忆效果。
第五,增强记得住的信心,不能背“遗忘”的包袱,以顽强的意志改善记忆,延缓记忆衰退。
智力减退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老年智力,得出了对老年人智力减退现象的不同见解。智力和年龄的关系十分复杂,综合多方研究,老年人的智力有所衰退,但是又并非全面衰退。
智力衰退
早期的研究者应用测验研究人的智力发展规律,发现20岁以前是智力迅速发展的上升期,20岁左右是智力的高峰期,到老年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不平衡性
老年期智力是否逐渐降低,存在着不同看法。近二三十年来,一些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认为智商从成年早期到成年中期基本保持不变,有些方面甚至还有增长,从而否定了人智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结论。
有的研究认为,人的智力在60岁以前是稳定的,随后即使有衰退,幅度也不大。有的研究者强调,老年人智力也有一定的可塑性,并不认为老年人的智力有严重的衰退。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语言和操作两方面的内容。许多研究都表明,该量表中的言语测验成绩,在老年期依然较好,到70岁后才有明显的减退。而心理运动速度和知觉整合能力等操作测验成绩在25岁后就逐步衰退。
可见,智力是综合心理特征,由很多因素构成,老年人智力减退并不意味着各因素以同一速度衰减。这些研究都说明了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人格特征
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稳定性和变化的问题尚在研究中,但基本倾向认为老年人的人格特征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
稳定性
国外研究者曾用纵向跟踪方法对老年人群进行长达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人格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这说明老年人人格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也并不容易发生大的变化。
人格变化
(一)不安全感
(二)孤独感
(三)适应性差
(四)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五)回忆往事。
造成因素
(二)心理上的老化
(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是社会疏远老人;二是老人退出社会。
心理适应
一、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二、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第一,子女关心体贴老人,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情。
第二,经常与老人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睦相处。
第三,子女为人正派,有上进心,努力工作,不让老人操心。
第四,夫妻关系和睦,互敬互爱,感情上相互依恋,生活上相互照顾。
五、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六、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