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博物馆
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老河口市博物馆,位于湖北襄阳市老河口市北京路288号,占地面积2533平方米。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以后,老河口市未成立专司博物馆事业的机构,其业务由光化县(现为老河口市)文化馆代为管理,但一直未配专职业务人员。
1960年,光化县、均县(现为丹江口市)两县合并,成立光化县博物馆,馆址位于光化县中山公园内。
1962年,两县分治后,机构亦随之撤销。
1987年2月,老河口市政府批准成立老河口市博物馆,同年7月,老河口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址位于老河口市北京路66号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内,文博工作有了专司机构,配备了文物保护专业人员。
1988年5月7日,老河口市政府批准成立“老河口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为县属非常设议事机构)。
1990年6月,原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长子李幼林专程回旧址参观,并当场题词留念、捐献部分珍贵资料。
1994年5月8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18名专家对老河口市馆藏文物珍品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馆藏文物鉴定,其中有4件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99年10月,老河口市文物抢救性保护设施基建投资20万元,用于老河口市博物馆文物库房项目建设。
2001年2月,老河口市博物馆综合楼竣工。
场馆布局
综述
老河口市博物馆占地面积2533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博物馆综合楼和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两部分,展厅设于主楼底层,二层为文物库房。老河口市博物馆自西向东,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在前、综合楼在后,并相互连通。
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前院南北各三间厢房,南北厢房各面阔15米,进深6米,为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式建筑。
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中院东部有坐东朝西的正厅三间,面阔13米,进深7.5米。为硬山两坡顶式,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正厅前檐两端做有封山墙头。正厅明间有格扇门,次间有格扇窗。次间两侧各有一间耳房,耳房面阔6米,进深3.5米。耳房与二进院廊房相连,上覆阴阳板瓦,安有正脊正吻。
中院南北两边各有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式建筑的厢房。南北厢房各面阔11米,进深5米。中院西部有连通厢房的廊房。南北长8米,宽3米。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后院为“高级将领军事会议室”及李宗仁将军办公室兼卧室。该建筑坐北朝南,面阔19米,进深8.5米。系单檐四坡前廊式砖木结构仿欧式建筑前、中、后院内地面用卵石铺嫚。
老河口市博物馆综合楼主体为框架式建筑,风格仿清代鄂西北地域传统建筑样式,占地面积730余平方米,集文物收藏、陈列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其中文物专用库房300平方米,文物陈列展厅400平方米。
展厅
《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史料陈列》: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长官部旧址陈列以珍贵的史料,客观反映李宗仁容共抗日,胡绳、碧野、臧克家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人士云集老河口,使得老河口成为抗战时期继桂林、重庆之后的另一个抗战文化名城的史实。
《老河口市安岗战国墓出土文物展览》:1992年12月29日,老河口市博物馆举办首次文物展览,展品分漆木竹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四大类。
《旧址基本史料陈列展》:1997年2月,向老河口市市民开放,陈列内容主要是抗战时期第五战区在老河口进行抗敌战役以及反映当时抗战文化的图片、文字资料,采用橱窗式陈列展示方法。
《焦土抗战民族复兴》:2007年7月正式推出基本陈列,陈展面积824平方米。
老河口市博物馆举办《李宗仁旧址史料陈列》,并常年对外开放,同时每年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览活动,先后举办了《中华将帅展》《科教兴国展》《神州百年展》《华夏壮歌展》《道德兴邦展》等大中型图片展览8个。
老河口市博物馆从建馆开始至2009年10月止,先后举办过20多次临时的专题陈列展览。如:
1997年7―10月,老河口市博物馆举办了《庆七一迎回归》《中华将帅叱吃风云》展览,接待社会各界观众及青少年学生4万人,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1999年10一11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老河口市博物馆举办了《神州百年一庆祝共和国50华诞图片展》。
2000年9—10月,由老河口市教委、老河口市文化局主办、老河口市博物馆承办的《华夏壮歌——二十世纪中国反侵略战争暨国防教育图片展览》在市博物馆开展,全市青少年学生和市直单位参观了展览。
2002年10一11月,老河口市博物馆举办《道德兴邦——公民道德建设图片展》,展览在内容上贴近该市各行各业,反映老河口市道德建设成就。
2005年9月,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老河口市博物馆开展了以“勿忘历史、警钟长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勿忘历史、警钟长鸣——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图片展》:与市老年书画协会、市文联联合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展》,共展出书画、剪纸作品100件。
2006年6月,为大力宣传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老河口市博物馆积极筹办该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通过《曹桂英剪纸艺术暨农民画展》《陈义文南派木版年画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进行宣传。并散发文化遗产日传单及《文物保护法》手册等方式对全市广大人民进行宣传。
2007年5月,老河口市博物馆与荆门市科技馆联合举办《二十一世纪机器人》科普展览,展出实物模型100余件,图片200余张。
馆藏文物
综述
老河口市博物馆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征集、上缴(交)、收购、捐赠等途径;老河口市博物馆文物藏品分为传世文物、出土文物、革命文物以及工艺品四大类。有铜器、铁器、漆木竹器、玉石器、陶瓷器、钱币、古书、金银器、木雕、石刻化石等等;截至2019年末,藏品有406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5件(套)。
重要藏品
老河口市博物馆重要藏品还有战国中晚期彩绘凤纹铜镜、战国彩绘木臂铜弩机、战国中晚期透雕双龙玉佩、战国中晚期彩绘漆耳杯、战国中期孔雀绿料珠。
藏品保护
老河口市博物馆建有专门的文物库房并配备相应的安保机构及设施,严格按照《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进行管理。凡是经国家、省级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严格鉴定的国家一、二、三级藏品,在建立文物藏品档案的同时又进行了文物数据库电子文本工作;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准确、编目详明;在文物修复保存方面运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对残破陶瓷器和饱水漆木器进行修复。
2005年,老河口市博物馆实施漆木器脱水修复项目,经过科学修复的漆器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一件、二级文物五件、三级文物10件。修复后的漆器成为该市珍贵的馆藏。
老河口市博物馆文物库房内安装有集电视监控、红外报警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安防技防系统,该系统完全符合博物馆二级风险等级标准,加上老河口市博物馆设置有专门的安全监控值班室,施行二十四小时安全值守制度,确保文物安全。
文化活动
科研设施:配备计算机10台/套(包括台式、笔记本,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3台/套及基本的文物修复设施。
科研成果:
1、《湖北老河口柴店岗两汉墓葬》《湖北老河口市东汉画像砖》《湖北老河口市李楼西晋纪年墓》在《考古》杂志发表。
2、《老河口柴店岗汉代窑址》《老河口市杨营东周遗址》《老河口市孟楼曹营战国墓》《老河口市百花山西汉墓》《老河口市林立山东汉墓》《老河口市芦营窑址》《老河口王冲宋墓》《老河口市纪洪北岗东汉墓》等在《江汉考古》杂志发表。
3、编撰的地方史料等在市级有关刊物刊登。
所获荣誉
老河口市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湖北省十佳文博单位”、“襄樊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3月,老河口市博物馆被省人事厅、文化厅评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机构设置
老河口市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性国营事业单位。
老河口市博物馆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全额拨款。
老河口市博物馆自馆长室下设置5个部门:办公室、考古部、文物保护部、保管部、陈列部。
老河口市博物馆在职18人(核定人员编制为15人),馆级负责人5人;中层干部5人,专业技术人员16人。科研工作的人员13人。其中馆员3人,助馆6人,高级技师1人。
老河口市博物馆年观众人数20000人次。
参观信息
老河口市博物馆位于湖北襄阳市老河口市北京路288号。
从老河口市人民政府自驾出发前往老河口市博物馆约4.16千米。
8:30—18:00(全年开放)。
免费。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0:4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