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坡遗址
陕西省西安市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办燎原村,距西安市中心27千米,南临灞水,北依白鹿原,西起袁家崖村,东至沙河沟,南及灞河二级阶地,北达安家庄村南,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是一处以商文化堆积为主的大型古代遗址。
历史沿革
1985年夏、秋两季,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对老牛坡遗址进行调查与试掘,基本上确认了老牛坡遗址的性质及内涵。
1986年至1989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刘士莪带领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对此遗址进行了6次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和商代的墓地、车马坑、建筑基址等一批十分重要的遗迹、遗物。可知这是一处介于新石器时代和商代之间的大型文化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
2010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受陕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专业人员,对西安至商洛高速公路穿越老牛坡遗址路段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进行了再一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800平方米,揭露出灰坑129座、陶窑4座、墓葬25座、房子8座、灶坑5个、坑3座、沟2条,出土陶、石、玉、骨、蚌、铜等各类文物600多件。
遗址特点
老牛坡遗址座落在灞水北岸第二级台地上,海拔高程约500米,呈扇形狭长状。它西起袁家崖。东至西安与蓝田交界的沙河沟、南自灞水右岸断崖,北至安家庄西地,东西延续1千米,宽0.5千米,涵盖了袁家崖、许家寺、老牛坡、孝义沟、康沙河等5个自然村毗连的大片土地。遗址西部开阔平坦、东部地势南低北高,今已变为多级台地。由于长年雨水下泻冲蚀,形成了多条长短不一的纵身冲沟、将遗址分割成面积不等的四部分。在一些台地断崖和沟壑两岸的峭壁上暴露着层层的古代文化堆积。还夹有白灰面居址、夯上台基、残破陶窑和草葬。地面陶片俯拾皆是,遗址破坏程度严重。
文物遗存
老牛坡遗址除发现有马坑外还发现有墓葬50多座,依据地势围绕几个较大墓葬成组而建。其葬具为木质,现仅存木板灰痕,应为椁室边箱,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墓葬边箱实例。出土文物丰富,有铜器、玉器、陶器等。其中铜器最为丰富,造型各异,有鼎、觚、戈、钺、斧、凿、锥、镞、人面形饰、牛头形饰、鸟兽形饰及车马饰等。玉器也有自己的特征,造型介于玉镯和玉琮之间,是一种中间形态,一些玉器还绘有盛行的勾勒凤鸟纹,造型独特。许多墓葬还发现了马坑和车马坑,还有一些墓葬发现了人殉现象,有的人被割下头后放人墓葬殉葬。
历史文化
老牛坡遗址商代文化大体可分为两段五期。早期阶段包括一、二两期。这两期商代文化的陶器,在形制、质地、色泽、纹饰等方面,分别与郑州商文化二里岗期上、下层所出的同类器物是一致的,其年代也应该是同时的。晚期阶段包括商代文化三、四、五期。其中三、四期是老牛坡商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所出陶器、青铜器虽具有某些自身特点,但基本上属于殷墟文化第一至四期。老牛坡商文化五期相当于殷墟文化之术。在发展进程上基本是上下衔接一脉相承的。年代上不曾间断,大体上涵盖了郑州二里岗、安阳股墟前后相继的两个历史阶段。老牛坡商代文化与商王国整个发展历史是相始终的,共经历了六百余年的历程。
遗址价值
老牛坡遗址是陕西规模最大的一处商代遗址,同时也是商王朝在西部疆域最大的一个“根据地”,除出土大量有较高研究价值的文物外,发现大型宫殿基址,还有较多商代半地穴式房子,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里就是老牛坡遗址商代晚期平民、手工业者及等级低下的人的居住区,为了解老牛坡遗址商代聚落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
另外,在老牛坡遗址发掘出的相当于夏代的墓葬、灰坑及长沟,是已发现的分布最西的夏文化遗存,说明夏王朝的势力范围已到达了关中中部地区,为研究夏文化的发展历程、分布范围及夏代的政治疆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92年4月20日,老牛坡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日,公布了保护范围,具体是:重点保护范围:西至袁家岸、东至沙河沟、南至灞河北崖断崖、北至安家庄西地总计占地50万平方米内。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均同重点保护范围。
2001年6月25日,老牛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办燎原村。
西安市内乘坐公交环山旅游1号线、929路、户县816路公交至栗峪口站下车,步行1.5千米,即可到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5: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