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汉语成语
老骥伏枥,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于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成语出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后人根据这两句诗提炼出“老骥伏枥”这则成语。
成语故事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枭雄。他年轻时曾做过低级军官,在消灭董卓的势力和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后来成为汉献帝的丞相。
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办法,先后灭了吕布、袁术、袁绍、刘表等地方军阀,逐步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地区。在这些地区,他注意发展生产,限制土地兼并,为社会的安定和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汉朝东北边境,活跃着一支奴隶制的少数民族——乌桓,曹操消灭了袁绍的势力后,袁绍的两个儿子就投奔到了那里,想借机东山再起。此外,乌桓的首领也经常趁着中原混乱的机会侵扰汉朝。他们不仅掠夺大量的财物,而且抓走许多汉人去做奴隶。于是,曹操为了彻底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使东北地区的边境安静,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亲自统率大军征讨乌桓。
这一年曹操已经五十多岁了。古人认为:五十而知天命,人过了五十岁就已经逐渐衰老了,距离死亡也就不太远了。曹操当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并没有因为年老体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一种豪迈的气概面对自己要完成的事业,继续努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
经过几次的激烈战斗,曹操终于打败了乌桓的头领蹋顿。在带领大军凯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发,写出了一首气势豪迈的诗,这就是《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龟虽寿》,这首诗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曾经驰骋战场的骏马,虽然年老体衰卧在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飞奔。胸怀远大理的斗士,虽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颗奋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过这些诗句后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气概和奋斗的精神。
成语寓意
老骥伏枥这则成语显示了曹操热情洋溢的壮志激情。它表现出人的精神美。自然规律虽然不可抗拒,但更重要的是人要有一种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壮志”,白头虽老赤心存。具有这种精神,可以牢牢地把握时机,在有限生命中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精神的永恒。这也是人类前行的基本逻辑。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老骥伏枥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用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运用示例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
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
成语辨析
老骥伏枥—老当益壮
老当益壮:人虽老,但是志气更加豪壮(当:应该;益:更加;壮:豪壮)。【辨析】两者都有人虽老,仍有志气的意思,但有区别:1.意义不同。“老骥伏枥”偏重在壮志不衰;“老当益壮”偏重在志气更加豪壮。2.用法不同。①“老骥伏枥”除作谓语、定语外,还可以作分句,常与“志在千里”配合使用;老当益壮”一般只作谓语、定语。②“老骥伏枥”是比喻性的;“老当益壮”是直陈性的。3.语体色彩不同。“老骥伏枥”多用在书面语里:“老当益壮”在口语、书面语里都常用。
汉英成语翻译
【老骥伏枥】an old hero still cherishes high aspirations
比喻年纪虽老而壮志未衰,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曹操晚年时的豪言壮语。人人亦当以此自勉!
In his old age Cao Cao said:“The heart of an aged hero is as stoutas ever!”Such invig orating words should spur us on with no looking back.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4 08:4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