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田鼠干又称宁化老鼠干,是
福建汀州府著名的客家小吃,是宁化
客家人待客的名特佳肴,闽西八大干菜之一。据史料记载:老鼠干等野味的猎取与熏烤是
畲族、
瑶族同胞的创造,后被客家人改进成为今天
宁化的地方名菜。
历史来源
据史料记载:老鼠干等野味的猎取与熏烤是畲、瑶同胞的创造,被客家人接受过来,经过改进成为今天
宁化的地方名菜。
据《
辞海》载:“
田鼠,哺乳纲,
仓鼠科。毛一般为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黄色。营掘土生活,对农作物有害。”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故田鼠多。鼠肉干确实好吃,只是味道东西很难形容,如果类比一下,比火腿肉或
牛肉干更有嚼头。这便是福建传统名产“宁化田鼠干”。它与
上杭萝卜干、
永定菜干、
明溪肉脯干、
长汀豆腐干、
武平猪胆干、
连城地瓜干、
清流笋干,合称“
闽西八大干”。
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帮田鼠。而正是由于田鼠残害庄稼,农民对田鼠为害早已深恶痛绝。捕捉田鼠,已是广大农民由来已久的行动。然而,把捕获的田鼠制成田鼠干,列菜肴,始于何时、何人,今未发现文字记载,无法定论。当今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只称制作田鼠干是“祖传腌的”。由此推之,宁化田鼠干的历史应有数百年之久。
捕鼠方法
宁化山村人捕鼠,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用的是自制的简易竹筒捕鼠器:上山砍几根大小适中的毛竹,截锯成长短相同,每节5~8厘米的竹筒两节相套,在大竹筒上凿锯几个小方洞,大小竹筒的两端,装上两根两头系紧的竹弓,借助竹弓的弹力,在小竹筒上系一根细苎麻,为两节竹筒的警戒线,在小竹筒里,安放上炸香的肉渣、生地瓜片或炒米之类的食物作诱饵。当山鼠、田鼠闻到香味时便会悄悄地从洞里钻出来偷吃。因苎麻的阻隔,山鼠、田鼠在急切中咬断警戒线,借助竹弓弹力,两个竹筒相套,把老鼠头紧紧夹住,直至毙命。儿时笔者常跟大人傍晚时分背着几十个竹筒捕鼠器到田边山上,选择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安放装有诱饵的捕鼠器,俟夜幕降临时老鼠前来觅食。待第二天清早前往收捕鼠器时就能捕捉到几十头贪吃的山鼠或田鼠。如今,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捕捉田鼠不再限于秋冬季节和用竹筒捕鼠器了,而是采用直流电捕鼠器,一年四季均可捕捉,上市田鼠干也大大增加。
制作工艺
捕到老鼠后,先脱其毛,然后把它的肚皮剖开,去掉内脏,立即升起一堆炭火,并撒些糠在炭火上,使之产生浓烟,把去毛的老鼠放到架子上,拿到炭火上去熏烤,熏烤时要将鼠身反复翻动,把握好分寸,一丝不苟,直到把鼠熏成红铜色为止。还有一种熏烤方法是:在铁锅里撒上糠,将去毛的老鼠放在竹架上再放入锅里加盖,用微火将老鼠熏烤至焦黄色即可。若是山野中偶然捕捉的几只山鼠或田鼠,人们就会就地将老鼠杀好,取一些干稻草点燃熏烤老鼠,直到老鼠呈焦黄色,透出一股鼠肉香方止。
炒田鼠干的全过程将鼠爪、鼠头去除后,放入锅中爆炒,再加入冬笋、五花肉、生姜等配料,略微放些酒酿去腥。这道菜颜色鲜艳,入口香脆,吃后令人齿颊留香。在寒冷的冬夜,若再加一壶滚烫的客家酒酿,一天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
(1)去毛。把捕获的田鼠或架于锅内用热水蒸,或放入柴灰里焙,只要火候掌握恰当,即可把鼠毛拔得一干二净。
(2)剖腹去除肠肚肺(肝和心可留存),将鼠肉用水洗净。
(3)最后用米饭、米糠或者木屑烟熏烤香,烤成酱黄色或咖啡色即可,但不要烤糊烤焦。
(4)配猪肉、冬笋、白萝卜,佐以大蒜、生姜、甜水酒,油炒略灼而食之。
(5)也可以做成煲仔饭。
营养价值
田鼠干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蛋白质高,营养丰富。尤有补肾之功,对尿频或小孩尿床症具有显著疗效,故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由于当地群众普遍爱吃田鼠干,因此历来就有“田鼠干猪肉价”之说。冬季来到,人们几乎都把吃田鼠干作为一种享受。烹饪方法多数是配以猪肉、冬笋,佐以大蒜、生姜、水酒,炒而食之。尤其是爱喝酒的人,更把它视为配酒之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