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中,经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属经外奇穴。在耳廓内,即耳轮脚之中点,耳门孔上横梁取之,左右计2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廓软骨,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主治寒暑疫毒,马黄黄疸,膈肌痉挛,呕吐,咯血,便血,咳血,皮肤瘙痒,急性胆囊炎,肝炎,流感,细菌性心内膜炎,流感,水肿,耳鸣,耳聋,眩晕,头痛,呃逆等。直刺0.1-0.2寸,局部有剧痛感,留针10分钟;灸3-5壮。
功能作用
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定位
在耳廓内,即耳轮脚之中点,耳门孔上横梁取之,左右计2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廓软骨,布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主治
寒暑疫毒,马黄黄疸,膈肌痉挛,呕吐,咯血,便血,咳血,皮肤瘙痒,急性胆囊炎,肝炎,流感,细菌性心内膜炎,流感,水肿,耳鸣,耳聋,眩晕,头痛,呃逆等。
操作
直刺0.1-0.2寸,局部有剧痛感,留针10分钟;灸3-5壮。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呕吐,呃逆,耳聋,耳性眩晕,心绞痛等。
附注
相关论述
《备急千金要方》:“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疗马黄黄疸、寒暑疫毒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