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叶黑柴胡
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耳叶黑柴胡(学名:Bupleurum smithii var. auriculatum)是伞形科柴胡属的变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山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草地和河滩旁阳光照射的地方,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本变种叶质薄而特宽,可达2.6厘米,茎中、上部的叶基成深心形或深耳形抱茎。
黑柴胡
多年生草本,常丛生,高25-60厘米,根黑褐色,质松,多分枝。植株变异较大。数茎直立或斜升,粗壮,有显著的纵槽纹,上部有时有少数短分枝。叶多,质较厚,基部叶丛生,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2厘米,顶端钝或急尖,有小突尖,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宽狭变化很大,长短也不一致,叶基带紫红色,扩大抱茎,叶脉7-9,叶缘白色,膜质;中部的茎生叶狭长圆形或倒披针形,下部较窄成短柄或无柄,顶端短渐尖,基部抱茎,叶脉11-15;序托叶长卵形,长1.5-7.5厘米,最宽处10-17毫米,基部扩大,有时有耳,顶端长渐尖,叶脉21-31;总苞片1-2或无;伞辐4-9,挺直,不等长,长0.5-4厘米,有明显的棱;小总苞片6-9,卵形至阔卵形,很少披针形,顶端有小短尖头,长6-10毫米,宽3-5毫米,5-7脉,黄绿色,长过小伞形花序半倍至一倍;小伞花序直径1-2厘米,花柄长1.5-2.5毫米;花瓣黄色,有时背面带淡紫红色;花柱基干燥时紫褐色。果棕色,卵形,长3.5-4毫米,宽2-2.5毫米,棱薄,狭翼状;每棱槽内油管3,合生面3-4。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1500—24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河滩旁阳光照射的地方。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山西宁武县。模式标本采自山西宁武县,海拔2100—2400米的东寨马家庄后山。
参考资料
中国伞形科植物图谱数据库.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14:4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