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蕈病
中医病名
耳蕈病,中医病名。见于《疮疡经验全书》。此症生于外耳窍,大小不等,表面高低不平,呈粉红色,质硬,自觉耳内堵塞作痒,听力减退,可有耳脓史。相当于西医的“外耳道乳头状瘤”。
名词解释
耳蕈病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乳头状赘生物。又名耳痔。其特征为耳窍内有小肉突出,樱桃到枣核大小,不痛。逐渐长大,可影响听力。相当于西医的“外耳道乳头状瘤”。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外耳道乳头状瘤”。
病因
本病由痰湿气血凝聚而成。
病机
1、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滞阻不畅,久则气滞血瘀,阻塞脉络,日积月累,渐成肿块。肝郁气滞,往往犯及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停聚,以致气血痰浊互结而成。
2、肺经受热,肺阴耗伤,气机不利,失去肃降功能,以致水液内停,痰浊内生,营卫气血运行受阻,痰浊久滞经络,逐渐积累成瘤。
3、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运化水湿功能障碍,久聚成痰,痰浊阻滞,兼遇外感邪热或火热内生,火挟痰湿循经流注,凝结而成包块。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瘤体局限性增大,速度缓慢,境界清楚,推之可动。
2、少有溃烂及疼痛症状,一般不会向远处转移。
3、宜作活组织检查,以作确诊。
病证鉴别
耳菌呈结节状,疼痛明显,或溃疡出血,流脓污秽腥臭,随着耳菌渐大,并发症也严重,如张口困难,眩晕。面瘫,头痛剧烈等症状。本病与耳菌形态相近,但症状、预后有良恶之不同,临证宜加区别。
相关检查
耳内有肿物,色红或淡红或灰白,形状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状或如磨菇、枣核、樱桃,甚至肿物向外生长至耳门外,堵塞整个外耳道。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气血凝滞或痰湿结聚,阻滞经脉,久则积结成块;肝气郁结,肝火上炎,或肺阴受伤,肺火上烁,则瘤体色红,上有红丝,甚者伤肌败膜,损及络脉,发生衄血;瘤体长大,堵于耳窍则听力减退,耳内痒痛。如为痰湿流注,积聚成块,其色黄而透明,质软,破后流出粘液;因痰湿继续流注,故反复发作。按不同病因,分别出现肝气郁结,肺阴耗伤,脾失健运等全身症状。
治疗原则
清肝解郁,疏肺散结;内外治结合。
证治分类
(一)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症状:多见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胸闷不舒,嗳气,脘腹胀痛,胁痛,耳鸣,舌红,舌边或有瘀点,苔黄,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香附、乌药、当归、白芍、白术、甘草、柴胡、薄荷、生姜、丹皮、栀子。
(二) 肺经受热,痰湿凝滞
症状:多见头痛,疲乏,胸胁满闷,气短,或有咽痒咳嗽,咯痰,苔白或微黄而腻,脉缓或弦滑。
治法:清热润燥,疏肺散结。
方药:益气清金汤加减。
常用药:贝母、陈皮、桔梗、薄荷、紫苏、牛蒡子、栀子、黄芩、人参、茯苓、甘草。
(三) 脾失健运,湿浊流注
症状:多见头重,四肢怠倦,咳嗽,痰稀白,量多,胃纳差,脘腹胀满,舌体胖,苔白腻,若兼热邪,则舌质红,苔黄腻,小便黄等。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散结,兼以清热。
方药:加味二陈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甘草、法半夏、陈皮、薄荷、黄连、黄芩。
其他疗法
1、可用鸦胆子油涂擦,以促进肿瘤的消散。
2、手术摘除。
转归预后
生于外耳道的耳痔多由外耳道炎,挖耳损伤继发或脓耳长期受脓液刺激而患,生于耳道深部的耳痔多由脓耳而致。治疗除了消除肿物以外,主要应治疗原有的疾病,以免复发。若原发症已治愈,一般消除肿物后,不再复发。若长期患外耳道炎,而继发耳蕈,又未及时处理,也有诱发脓耳的可能。
预防调护
1、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节制烟酒,忌食发霉食品。
2、改善生产工艺,避免有害物质外溢,加强个人防护。
3、开展肿瘤普查,争取早期诊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1 23:38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病因
病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