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丹,字仲钊,生于1892年,湖北
安陆人。少年时同学就称其“志行纯洁”。祖父经营土地100亩,兼开小药店。祖父死后,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在家设馆教塾。1901年初,进入武昌普通学堂读书,受到反清革命党人、学校教习
吴禄贞的启迪,思想极为进步。1927年8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35岁。1957年5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耿丹为革命烈士,死后葬在武汉市武昌洪山
宝通寺后山。2005年7月,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耿丹教育发展中心合作创办的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
耿丹(1892-1927)字仲钊,湖北安陆人。1901年,入武昌武普通中学堂。后转入湖北陆军小学堂。1910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组织革命团体竞存社、黄汉光复党。不久,加入
共进会。1911年参与共进会和文学社的联合大会,筹划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率陆军中小学生参战,负责官钱、铜元、军实局警戒工作。汉阳保卫战时,任战时总司令部参谋,协助黄兴布置汉阳防务。并受命军令官兼督战官,于玉门带迎击清军。1912年任湖北军政府近卫军标统、鄂军第五师团长。后因不满南北议和,遂辞职。1913年参与组织湖北改进团,反袁倒黎。失败后隐匿北京。同年入英国伦敦大学习政治经济学。1919年归国任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师。次年至鄂,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长和商科大学教授。后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和北伐。1927年8月被刘佐龙诱杀。
1910年1月考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组织革命团体“竟存社”。不久,加入“共进会”。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辛亥首义爆发,耿丹被任命为学生军大队长,后升任禁卫军团长。因不满辛亥革命果实被篡夺,1913年4月,与湖北革命党人秘密组成“改进团”,参加反袁“二次革命”,后因斗争失利,遭到通缉,隐匿北京。
1913年冬与李四光、
赵师梅等12人由北洋政府资遣出国,进入英国
伦敦大学,学习政治经济,以优异成绩荣获伦敦大学经济科博士学位。1919年6月,学成回国,任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师,结识了同校教授陈独秀和李大钊,并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与新旧银行团》的长篇论文,科学地阐述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和中国必然爆发革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引起社会强烈共鸣。1920年底,应辛亥革命友人的邀约,回到湖北,担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和武昌商科大学教授。不久结识了共产主义小组创建人李汉俊和董必武,参加了武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针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派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922年1月,支持武昌高师学运,首开女禁,同年在武昌高师组织学生成立了武汉地区第一个学生自治会。1923年参加“二七”工潮,失败后被通缉。1924年9月,武昌高师改名武昌大学,耿丹代理武昌大学校长职务。1926年7月10日,北伐军攻克湖南长沙,耿丹作为教育界代表,随董必武、李汉俊赴湖南慰问。随即受命回汉策动驻守汉口的鄂军第二师师长
刘佐龙倒戈,以配合国民革命军入城。9月5日,刘佐龙率鄂军第二师声明起义,所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刘佐龙任军长,耿丹任党代表兼
政治部主任。10月,北伐军光复武昌后,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成立,耿丹为执行委员、汉口特别市党部青年部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刘佐龙暗中与蒋联络,伺机倒戈。武汉国民政府为防不测,任命耿丹兼任第十五军副军长,以加强对刘佐龙的控制。后驻防宜昌之夏斗寅独立十四师叛变,并与刘佐龙勾结,要求刘部在叛师攻抵武汉时响应。耿得知此讯后,及时报告了军委秘书长
林伯渠,武汉政府立即组成中央独立师主动出击,在纸坊与敌激战,将夏部全线击溃,武汉转危为安。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耿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声明辞去所兼各职,与
董必武、
陈潭秋等商定组织力量到鄂东组织农民举行武装起义。8月9日,蒋介石派遣特务唆使刘佐龙捕杀耿丹。8月11日下午,刘将耿诱至军部查家墩,以“煽动军心”罪,将其杀害。1957年5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向其亲属颁发了由
毛泽东主席签署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文曰:“耿丹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给予耿丹以高度评价。
中间,是一个修葺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墓冢,摆放着一个硕大的花圈;墓碑将近两米高,上面是“耿仲钊烈士之墓”几个大字,碑顶上还放着一圈绿色的塑料花环;墓冢的后面是一个高大的纪念碑,是民国二十二年立的,“耿仲钊先生纪念碑”八个庄重大字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让人肃然起敬。
墓碑的背面有碑文,但是大多模糊了,不能连贯读下来。纪念碑的底座四面都有碑文,也是一样漫灭不清楚了,勉强看到了墓主是国民革命军十五军的副军长。东面的碑文是一首律诗,是碑文中保存得最好的,只有两个字不清楚。诗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