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市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流布地区之一。蒲松龄坐馆三十余年的西铺毕家是豪门贵族,一直就有编写演唱俚曲的传统,这给蒲松龄编写俚曲故事准备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蒲松龄集一生之阅历,汇明清俗曲之精华,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成曲,于完成了15部俚曲的创作。
从写作形式看,聊斋俚曲经历了一个从短篇到长篇的发展过程,更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的琴书说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戏演变进程,如最后完成的《禳妒咒》《磨难曲》与《墙头记》。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进而转化为与大众同悲同喜的境界。
基本特征
语言
聊斋俚曲摒弃文言,选取以普通白话为主体,杂以淄川方言、俚语、民间成语、歇后语、典故新用的语言,力图接地气唱民声,为当地民众易于理解和接受。语言风格也以明白晓畅、幽默诙谐、尖刻辛辣、寓庄于谐、让人喜闻乐见为标尺。
声腔体系
聊斋俚曲的音乐声腔体系以具有“全国一致性”的明清俗曲为主体,结合具有山东淄川一带特点的民歌,以及具有方言字音特点的民歌唱法,构成了俚曲的基本腔系,另外还吸收了南北曲、昆曲、梆子、弋阳高腔以及江南小曲、船歌、陕西西调、东北的满调等为辅助的多种有代表性的声腔,构成了它的综合性的声腔体系。这个声腔体系既古老传统又新鲜时兴;既有全国一致性又有地方特殊性;既单一简易又多元丰满;既可单曲叠唱又可联套成章;可歌可吟可怒可赞。
内容形式
(1)俚曲所表现的内容,大部分是写农家百姓日常生活,而且是人们所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所以它贴近时代又切入生活,为平民百姓所关心所理解。即使是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爱情故事、传奇轶闻等,也大都是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
(2)用于演唱的曲牌是风靡当时社会的时调俗曲。本来这种形式活泼的有说有唱就足以吸引人了。这些时调俗曲又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俚曲一改过去用南北曲作剧的传统而以时调俗曲入戏,使人们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为人们喜闻乐见,成了广泛传唱于街衢里巷的传世之作。
(3)通俗性即是俚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在总体上的特点。其通俗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生活化;二是语言的大众化;三是声腔的世俗化。
代表作品
聊斋俚曲曲目有《耍孩儿》《玉娥郎》《粉红莲》《叠断桥》《墙头记》《姊妹易嫁》《求骂》《王六郎》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聊斋俚曲生动地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当代社会中传唱流传,成为山东地区一种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聊斋俚曲以独特的魅力影响了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单以戏曲为例,俚曲故事改编剧本的就有五音戏、柳子戏、川剧、京剧、秦腔、河北梆子等。
传承现状
现存聊斋俚曲手抄本15种(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遗存较原始曲牌五十余支,1962年搜集十余首,近从古籍文献中查寻、翻译三十多首,尚有部分失传曲牌有待查找。会唱俚曲的人已渐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有必要加以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蒲章俊,男,2008年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聊斋俚曲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淄博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08年7月,淄川区成立了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是淄博市最早以保护、传承、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影响最广泛的民间剧团。主要致力于搜集整理现存聊斋俚曲曲牌,创编、排练和上演聊斋俚曲戏,以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活力的新型地方剧种。
2014年12月30日,张店区成立了张店区聊斋俚曲艺术团,主要以演唱已挖掘整理的聊斋俚曲曲牌来弘扬聊斋俚曲。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获得“聊斋俚曲”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聊斋俚曲》项目评估合格,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聊斋俚曲艺术团根据孟祥民的先进事迹,专门改编成聊斋俚曲现代戏《环保卫士》于2012年11月13日晚,在鲁泰纺织股份公司职工俱乐部演出。
2015年,聊斋俚曲艺术艺术团的惠民演出活动多达百场,艺术团演出的剧目十分丰富,如《墙头记》《姊妹易嫁》《求骂》《王六郎》等。
参考资料
聊斋俚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06